第二百九十一章 双城故事

许州,现在是宋金交界的地方,由于“岳家军”主力驻扎在汝州城,许州的金国百姓大多东迁,本来也没剩下多少人。

金国想解决问题的方法,无非是得到粮食,和遣散饥民,在这个条文里都包含了,而且是两者都达成了。

真这样实施了,金国不仅甩掉了饥民的包袱,避免了动荡产生的隐患,又得到了三十万石粮食。

一石粮食省点儿吃,够一个成年人吃三个月的,这三十万石粮食,够他的十万金军大半年的消耗,这确实解决了燃眉之急。

可是,得到这些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代价就是整个许州和耶律楚材。

许州还好说,现在看来那个地方也就是个鸡肋,反正没有了许州,无非是防御的阵线再向东移一些。

可是,没想到对方却要用耶律楚材去交换,更刺眼的是,在条文中明确写着“用三十万石粮食换取耶律楚材!”

多么大气,多么豪迈,多么不容拒绝!

不仅是完颜守绪,就连龙德宫中其他几位金国重臣看了,一个个牙根都痒痒,不是恨的,是酸的。

大臣们恨不得把耶律楚材的名字换成自己,不是想背叛大金,那是赤裸裸的羡慕啊。

完颜守绪也羡慕,羡慕郭默的财大气粗,羡慕郭默的豪迈大气。

同样是当首领的,对方还只是一个王爷而已,自己却是堂堂的大金皇帝呢,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完颜守绪甚至在想,如果他和郭默易地而处,自己是否愿意在粮价飞涨的今天,拿出三十万石粮食,去换一个耶律楚材呢?

完颜白撒看了一眼众人,见大家都低眉不语,就上前一步开口道。

“陛下,末将以为可以答应对方,其实咱们就是用了一个没用的许州,换了对方三十万石粮食,还能甩掉那些饥民。”

“这是多么划算的买卖啊,末将都觉得对方的燕王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怎么会提出这样的交易条件?”

完颜白撒是从关中撤回来的,在他这样的宗室武将眼里,耶律楚材那样的人,只不过是一个多读了几本书的文人而已。

除了会整天在陛下面前摇舌鼓唇,完全没什么实际用处,真等敌军来了,还得是他们这些战将出马。

因此,完颜白撒很自然地,就忽略掉了耶律楚材的问题。

旁边站着的师安石,眉毛就是一皱,看了看龙德宫里大多是金国的皇室宗亲,老头子又把想说的话咽了下去。

完颜赛不同样皱着眉,他也是金朝宗室,还是金始祖完颜函普的弟弟完颜保活里的后代。

相貌伟岸,为人深沉忠厚且很有谋略,完颜赛不是亲卫军出身,到了金章宗时,被选为护卫。

历任宁化州刺史、胡里改路节度使、武卫军都指挥使、殿前左副都点检、同签枢密院事、知临桃府事、陕西路副统军等职。

现在是大金国的枢密院使,可谓是位高权重,只是上了点儿年纪,近几年身体又不太好,在朝中就少有建言。

“陛下,老臣觉得我们可以按照大宋燕王这个条件来,不过咱们要有自己的主张,不能完全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首先,我们不能马上答应对方的条件,就算是局势再紧急,都不能马上答应,还是要再缓上几日。”

“其次,将耶律楚材召回,随便抓他个一招之错,贬出汴梁,念在多年效力大金的份上,给他一个许州知州的位置。”

“这时候,陛下再派出使节,去答应大宋燕王的条件,割让许州换得三十万石粮食,并在大金国发布告示许州有粮,缺粮之人可迁到许州居住。”

“割让许州之时,我们撤回驻军,至于官员撤退与否,全凭自愿。既然对方提出了要这个耶律楚材,我想他们或许已经暗中达成交易了吧。”

完颜赛不还是有两下子的,算是一个能出将入相的人物,关键时刻还是想着维护大金国的颜面和利益,澹化了是用耶律楚材换来的三十万石粮食。

“什么?您说耶律楚材那小子,已经暗中投降了大宋?等他回来,老子一定把他脑袋给拧下来——”

旁边的完颜白撒听完,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嗷嗷直叫。

“住口!从今日开始,你就给老夫在家里闭门思过,没有我的允许胆敢踏出府门半步,老夫打断你的狗腿!”

方才完颜白撒的话,就已经让完颜赛不有些气愤,他更是看到了师安石欲言又止的样子。

听到完颜白撒再次大放厥词,完颜赛不再也忍不住了,不顾大金皇帝在场,当众严厉斥责了完颜白撒。

从官职上讲,完颜赛不是大金国的枢密院使,位高权重;

从辈分上讲,完颜赛不更是完颜白撒的父辈,就连完颜白撒的老爹见了完颜赛不,都得叫一声老大哥的。

“好了,就按枢密院使所说的做吧,以我大金大局为重,朕只好对不起晋卿了,让他先回来吧。”

......

郭默继续着每日正常的生活,而耶律楚材竟然安心地在燕王府里住了下来,每日还和赵汝述、程珌一道,去听郭默的“封神演义”。

三日之后,派往汴梁城的使者回来了,并没有带回金国皇帝的回信,而是说对方要认真商议一番。

再过两日,汴梁城又来人了,却是来召耶律楚材回去的,说是陛下有要事相商,让其见诏速回。

没办法,耶律楚材只好向郭默提出了告辞。

郭默也没挽留,只是说了句:本王就在洛阳城等你!

耶律楚材还是离开了,带着满满的不解。

他不明白,为什么陛下还不尽快做决定,难道不知道多拖延一日,就多一天的风险吗?

“殿下,你怎么不告诉耶律楚材,他已经被金国的皇帝抛弃了啊?”

耶律楚材走后,老程珌不解地问道。

“哈哈,老程啊,你也不想想,像耶律楚材这样心高气傲之人,如果不让他回去亲身遭受一番打击,日后如何死心塌地为殿下做事?”

郭默还没说话,旁边的赵汝述就给出了他解释。

“哎,我说老赵,我的好六叔,本王有你想的那么阴险吗?你怎么总是把我往邪恶的路子上想?本王这是在助力耶律楚材的成长啊——”

郭默的手里,正拿着这几天,陆陆续续从汴梁城发回来的密信,都是安插在汴梁城的“听风”发回来的。

汴梁城,作为金国的国都,又离着洛阳城这么近,这几年下来潜伏在汴梁的“听风”成员可不少。

遍布到各行各业,甚至大金的皇宫里,都有“听风”收买的线人。

因此,当日发生在金皇宫龙德宫里的事情,第三天一早,密报就放在了郭默的桉头。

对于完颜赛不那点儿小伎俩,郭默明白的透透的,却也不打算揭穿他,事后自有法子对付他。

大金国舍弃的饥民和耶律楚材,在郭默的眼里,可比三十万石粮食和整个许州城重要多了。

人口和人才,是决定国与国之间角力最终胜负的基础,当然你需要先填饱肚子再说。

这一来二去的,又过去了六七天的时间。

“封神演义”也已经过半,众人的情绪却依然高涨,甚至河南经略安抚使兼任河南知府的杜杲,在偶然听过一次之后,都有意无意地,又制造了几次“偶然”。

黄蓉也出了月子,他们家老四,这位“雷震子”却格外的能吃,为此燕王府还特意找了两位奶妈。

短短一个月,郭默都觉得这小子长大了不少,难道这家伙不是“雷震子”,而是“哪吒”?

好吧,最近总在说“封神演义”,连郭默自己都有些魔怔了。

燕王府里,练武的氛围却出奇的更浓了。

郭默讲得完全是神话传说,这帮人却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别的地方去。

江湖中,武功是分着等级的,大多数的人都属于不入流。

练到一定程度,够看上一眼的,就是三流境界,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高手,不过只是“三流高手”罢了。

江湖中很多小门小派的帮主或长老,也就是这个级别的水准。

再练上几十年,或者有些传承的大中门派,他们的优秀内门弟子,派主、长老,是有机会晋升到二流境界的。

二流高手,那就已经是江湖中的中流砥柱了,但凡能够名震一方的,能够被江湖人称道的,大多数还真是二流高手。

至于说一流高手,却很少有固定待在哪个地方的。

要么就是隐居了起来,要么就是终年游历天下,要么就是依附在一方大势力中,甚至直接为皇室服务。

而宗师级别,就是武学上分出的“绝顶高手”,此时公认的就是二十多年前,华山论剑之后,名传天下的“五绝”。

“绝顶高手”之后的境界,早就已经有了,却是在更小的范围内流传,那个级别的人物,对很多人来讲,更多的只是一个传说罢了。

诸如“半步先天”,或者“先天高手”,至于说“先天高手”之上是不是还有境界,却没人知道。

就算是郭默,一时也说不清楚。

毕竟,他得到的“归元剑法”,还没完全参悟明白呢。

但是,现在燕王府里这几位,却盲目地觉得,“先天高手”之上一定还有更高的境界!

这算是听了“封神演义”的后遗症吗?

郭默听说了此事,只是苦涩地笑笑,也没去给众人解惑,毕竟他自己也没整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