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园建不起,他们小地方可以建小公园呀。
大超市盖不了,他们可以盖小超市呀。
女子学院不好办,但女子工厂可以有呀!
一时之间,紫霄国的商人群体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产业升级活动。
有了他们的带动,萧滟的以工代赈就进行得更加顺利了,毕竟光是朝廷派发的岗位,远远达不到全覆盖,薪资更是微薄,只能保证百姓不饿死罢了。
但这些经年累积家财的商人愿意出手,一下子市场上的岗位就泛滥了,百姓们有更多的选择余地,也有更多的收益来源,日子就能肉眼可见的好过起来。
但他们抄的速度太快了,就让竹凌很苦恼,她揪着头发思考:“本来以为能撑个一年半载呢,谁料这么快就趋于饱和了,要不直接搞基建,做城市规划和房地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也是竹凌要优先发展经济的原因,其实她根本不怕别人抄,还怕他们抄的不够凶猛,甚至专门成立了商学院。
她一个人的资金终归是有限的,只有所有商人与氏族都把累积的钱财拿出来流动,才能最大刺激经济,拉动发展。
而叫他们把钱拿出来的方法也很简单,经济形势越好,百姓手里的钱越多,通货膨胀就越快,他们藏在手里压箱底的钱就会不断的贬值,只要这些钱不能拿出来钱生钱,那么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持有的大额资产在不断的缩水,为了不让自己的损失变的更严重,他们只能把钱投入市场,参与流通。
而对于国家和百姓来说,当通货膨胀处于一个科学合理的区间内,那它的影响就是正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