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五郎刚口中说的,也跟林立文在京城屯田司里所看到的资料相差无几。美田,丰年两者在一块,方可得亩产量一石。

张五郎:“中田丰年时,或可得一石,然薄田产量却是不行。”

林立文便懂了。

时下亩产量会对尚缺一点时,给其进上一位。也就是说中田实际的亩产量,便是在丰年时也不足一石。

至于薄田,大约是产量太过低下,便进不得这一位了。

林立文哪怕就是因为在屯田司里看到这些资料,才会跟永兴帝提议来的西州。可听了张五郎刚刚说的,心中也分外的沉重起来了。

如古代,种植技术不行,效率低下,粮种未经改良等各种因素下,再是如何地广人稀,老百姓的日子依旧过得格外艰辛。

之后,林立文一连转了好几个县城,入目所见的旱地里,即便是已经种植上了农作物。但其长势却明显不行,干旱的地里,苗株分外瘦弱。

便是杨越和赵武这等不懂农事之人,见了这般瘦弱长势不良的苗株,也知晓其产量必然不行。

说到底,西州这地方最大的问题还是缺水。

所以之前听闻的两村老百姓为着水源,进行大场面的械斗事件。林立文虽不赞同,却都是能理解的。

“大人,再往前便是景山县了。”张五郎给林立文又简单的讲了一些有关于景山县的情况。

景山县与景县听起来只一字之差,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南一个北。且景山县有六千来平方公里,其面积能抵得上四个景县。

然论可种植面积,景山县却还不如景县。因为景山县这里,别看只多了一个山,但却是因为它有四分之三的面积都是山峦丘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