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好圣孙,大明可旺三代!

“这有什么可发愁的啊?朝廷有章程,按照朝廷章程办就是了。”

但一旁的老爹朱高炽却说着风凉话,道:“朝廷是有章程,可那也得有银子不是,他爷爷说了,这次的大婚和册封大典,要这小子自己掏腰包。”

“什么!”

一听这话,老娘顿时便激动起来。

“这自古以来,还没听说过这太孙大婚和册封大典是太孙自己掏腰包的,哪有这样的道理!”

闻言,一旁的老爹朱高炽顿时拉住了自己夫人,说道:“行了行了,你在这儿说,有什么用。这事是他爷爷下的命令,有能耐你就去跟老爷子说去。”

“走吧,这小子正发愁去哪弄银子呢,让他自个儿去琢磨吧。”

再次被提起这件事‘伤心事’的朱瞻基,也正如自己老爹朱高炽说的一般,想的脑子都疼了。

以往不管办什么事情,需要多少的银子,那都能利用朝廷和前世的知识来解决。

比如那国债,比如那五险一金

可如今轮到自己的脑袋上时,却发了愁。

因为这事跟朝廷没有关系了,自己也不可能利用朝廷的存在而搞出什么新花样。

加上这次是一次性的消耗,也不能像搞内库一样,弄点银子出来慢慢的发展,然后再一点点的还。

如果说能简简单单的办一办,也无所谓,大不了到处借点银子出来,自个儿慢慢还就是了。

可如今并不是这样。

大婚和册封大典一起办,两件都不是小事。

关键老爷子还说了,必须要大办,不能随便的应付差事,丢了他老爷子的脸面。

可他的脸面倒是不会丢了,自己去哪弄银子啊?

自己要是跟二叔一样,有自己的封地,或者收一些贿赂。

那也算。

可偏偏没有!

听着好像他朱瞻基向来鬼主意多,可如今却没了任何的办法。

就算他有再多赚钱的途径,但那也要慢慢赚啊

主要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给自个儿的腰包弄多少钱,将朝廷就当做了自己的腰包,如今到了节骨眼,可不抓瞎了吗。

至于内库那边,先不说如今内库归入朝廷,取用银子已不像原来那样随意。

就算可以用,京郊那些土地都在尽快的开垦,不少百姓都还等着租赁的土地下来呢。

这个时候自己去那里拿钱,这不是跟那些老百姓作对吗?

关键是朱瞻墉那里也没有多少银子了,此次的大婚加大典,按照老爷子的要求,少说也要二三十万两的数目。

不说朱瞻墉那小子那里没有这么多钱,就是有,他都调走了那边怎么办?

发愁啊,发愁

朱瞻基抓抓后脑勺,还是朝着自己的小院里走去了。

另外一边。

太子朱高炽的屋子里。

太子妃张妍坐在那椅子上,不断的发着牢骚:“自从我跟了你们老朱家啊,就过过一天的好日子,不是这里没钱,就是那里没银子。当个太子妃,还得操心你这太子爷,和自己那儿子能不能吃上饭,穿上新衣的问题。”

“现在好了,好不容易熬出头了吧。儿子要大婚了,册封了,大典的钱还得自己掏。要我说,没钱!就高兴老爷子,太子府里也拿不出钱来,倒要看看,这朝廷到底是不是要穷的让太孙都娶不起媳妇!”

对于自己夫人的这张嘴,太子朱高炽也早已经习惯了。

她说她的,自己做自己的。

可还不等他看两眼那折子,一旁的夫人便一把将他手中的折子给抽走了。

“我说你现在还有心思看折子呢?你儿子都快娶不起媳妇儿了,你还看折子看个什么劲儿的折子呀。”

无奈的朱高炽也只能耐心的说道:“你说说,你急什么,这天塌下来不还有个高的顶着吗?那老爷子是这么说,他到时候真能不管吗?还有你自己的儿子,整天往这府里来,府外去的,一车车银子的拉,他是那愁银子的主吗?”

“你说那老爷子都不急,儿子自己也不急,你急个什么劲儿。”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这话太子妃便急了眼。

阴阳怪气的说道:“你当然不急了,您是谁啊?您是当朝的太子爷啊,您一心为公,这朝廷都是自个儿的,您当然不急了。您现在的宅子也有了,大婚也结了,太子也当了,当然不急了。”

“可你儿子急呀!善祥那丫头急呀!我急呀!没有银子就成不了婚,成不了婚,这太孙也封不了。我要是像你一样,也一心当自己这个太子妃,将在朝廷当成自个儿的,那好了,倒是不急了。你瞧着吧,不出仨月,你们这父子俩和这一府的太子宫女们,都得去喝西北风去!”

“不是天天嫌弃御膳房的伙食不行吗?到时候没有银子,这小厨房不起了,你就知道御膳房的伙食好不好。”

见实在说不过自己这位夫人,太子朱高炽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双手一摊说道:“那你说这事儿该怎么办?老爷子都已经开口了,连你儿子都劝说不了,这朝廷上上下下,谁还能说一句话?”

“要让我说啊,你就耐心等着吧,这个事终归是要办的,你也别着急。”

太子有太子的想法,他的想法也没有错。

这事儿是大明朝的皇长孙要大婚,外加册封太孙的大典。

等这消息慢慢传出去之后,还怕那老爷子真的不管吗?

自己府里不怕丢人,他老爷子能不怕丢人吗?

这可是朝廷脸面,皇家脸面。

这是皇帝不操心谁操心,皇帝不兜底谁兜底?

至于自家的小崽子,他要有本事,自个儿想想办法也就凑齐了,要是没本事,那就请等着他爷爷给他准备就是了。

这种事情又不是什么国家大事,有什么可发愁的?

所以在听到这件事后,他朱高炽压根就没将它当回事。

可他朱高炽是怎么想的,没有错。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得跟他这样想。

作为朱瞻基的老娘,太子妃张妍自然是不可能跟太子朱高炽一样澹定,从始至终就当作没这件事一样,干等着。

这平日里,她这个太子妃跟着太子和自己那儿子,皇长孙,不知道受了多少惊,受了多少的怕。

老爷子又是一个不让人省心的主,动不动就拿着废太子,改立汉王为太子当涮嘴玩儿。

一旦这太子之位被人废了,到时候他们这一家人还有什么呀?

什么都没了,自古以来那些被废的太子都是什么结局,这还用说吗?

所以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这一大家子,若是自己儿子能够当上这太孙,正式的被册封。

就算到时候她这太子妃当不成了,不还有自己儿子吗?

有这个太孙在,这天下就还是他们家的。

想着这些,那太子妃张妍,不由的小声滴咕道:“也不知道这大婚和册封大典到底得花费多少,真是让人着急”

听着自己夫人的话,一旁的太子朱高炽却是双眼一瞪,转头看向了自己的夫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闻言,太子妃张妍顿时沉着脸,满脸委屈,却嗓门不减的说道:“还能是什么意思,这银子,那老爷子不出,朝廷也不出,你这个当爹的拿不出来,儿子也没钱,那怎么办?还能怎么办?”

“老爷子本来就对你这不满,那儿不满。哦,哪天等你被废了,我们一家子都被赶到外边去乞讨啊?到时候咱们这一家可真是跟老祖宗走到一条道上了。”

听到自己的夫人竟然还敢拿他爷爷朱元章开玩笑。朱高炽赶忙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后,才皱着眉头拍了下太子妃的胳膊说道:“你这张嘴,真是什么话都敢说。”

不过在教训完之后,还是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听你这话的意思是,这银子你要掏?”

闻言,太子妃张妍顿时一脸的幽怨,跟那小狗要咬人似的,说道:“我倒是想不掏,可能行吗!”

在听到自己夫人这话后,那太子朱高炽顿时像看见什么稀罕事儿一般,一脸笑意的瞅着自己的夫人说道:“这是铁公鸡要拔毛了呀,都是稀罕稀罕哈哈哈哈哈。”

“你就少在那说风凉话了,一天起来,府里的事儿你是一点忙都帮不上。”

可这种程度的抨击,对于太子朱高炽而言压根不痛不痒,甚至都入不了耳。

只是笑着说:“对对对。”

“不过,我倒是挺好奇,平日里就见你扣扣搜搜的攒了,你那儿到底有多少小金库啊?这要是少了,可帮不上什么忙。”

闻言,太子妃张妍赶忙问道:“往日就是皇上纳妃也用不了多少银子,几万两就足够了,就是你这个太子爷当初册封太子,也不过花耗了不到二十万两银子,虽说儿子是皇长孙,老爷子可疼爱,可这也不能办的太大了吧?十五万两银子还不够吗?”

听到这话对于自己夫人口中前面那些话,太子朱高炽是一句都没有听进去,唯独最后那句话,让他这位太子爷都瞪大了眼珠子。

“多少???十五万两?????”

“我这太子府里头,有十五万两银子??”

这太子当了二十年了,太子朱高炽是头一次知道自己还这么有钱呢。

十五万两

我的天呐。

他这位太子一直都将自己当个穷光蛋过了二十多年,一天起来能吃上口对味的饭菜,那就知足了。

现在二十年过去了,你告诉我,我还有这么多银子没花?

可随即一想,又觉得不对劲。

就算自己这夫人再能攒,也不能攒这么多吧?

要知道这么多年下来,他这位太子可是从未得过什么财富。

完全就是靠着朝廷每年的那点俸禄。

是一次外官的钱都没有收过。

一次不该拿的银子都没有拿过。

甚至于,自己这太子府的名下,连一亩土地都没有。

可如今,却突然蹦出来了十五万两的银子。

赶忙便皱着眉头追问道:“我说张妍,你哪来那么多银子?你不是背着我私自收外官们的银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