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陛下啊,可别再折腾老臣了,伤不起啊

汽车沿着山路而行。

魏皇后彻底看清楚了,这路乃是专门修筑的新路,看这地面不超过两年的时间。

“岳父大人,岳母大人,前方三里处,到达现场。”

“看样子,今日众将士和百姓们,应该是在庆祝。”

李根微笑着点点头,开口说道:“历经三年有余,贯通秦岭南北,将士们和众百姓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可谓是感天动地啊。”

“朕和皇后,有幸和众将士以及百姓们,一起见证这旷古绝今之奇迹,理应举国同庆。”

李根握紧皇后的手,掏出手帕,为其擦干眼泪。

“岳父大人,就在这里停车吧?”

“无妨继续前行,来到人群面前。”

听了李根的话,程安生有些慌乱。

“岳父大人,万一……”

“没有万一,这里是大唐的将士,还有大唐的百姓,怎么会有万一呢,放心吧!”

“喏!”

程安生答应一声,继续往前行驶。

“太师,太傅,那是陛下的座驾……”

一位带队的将军话音落地,众人齐齐转过身来。

“是陛下的座驾,是陛下的座驾啊。”

“众将士,大唐的百姓们,陛下来看望我们了……”

房玄龄虽然年世已高,可是说起话来,依然是中气十足。

“暗中保护好陛下安全。”

杜如晦对身边的一位将领,开口吩咐道。

这里人员密集,一旦发生意外,谁也担待不起。

“喏。”

将领立即离开,召集亲卫去了。

“三位殿下,请先行一步。”

房玄龄微笑着开口说道。

“太师,太傅,先请。”

李长安施礼回应道。

“如此老夫就托大了。”

房玄龄和杜如晦,也没有再推辞。

二人大步往前迎接过去,李长安,李吉和李祥,紧随其后。

程安生将车挺稳。

赶紧下车,快走两步,将后排车门打开。

李根率先下车,然后搀扶着皇后,从车内出来。

房玄龄和杜如晦眼皮一跳,皇后娘娘竟然也来了。

“三位殿下,数万将士和百姓面前,莫要失态。”

房玄龄和杜如晦,齐齐低声叮嘱道。

李长安,李吉和李祥,自然看到了父皇和母后都来了。

“学生谨记太师和太傅叮嘱。”

房玄龄和杜如晦微笑着点点头。

三位殿下的心性,他们还是非常满意的。

正所谓虎父无犬子,三位殿下,都有当年陛下之风,尤其李长安更甚。

“老臣,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房玄龄和杜如晦躬身施礼拜见。

“儿臣参见父皇,参见母后。”

李长安,李吉和李祥,也赶紧施礼拜见。

“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数万将士和数万百姓,齐声高呼。

声音直冲云霄,在秦岭南北久久回荡。

“太师,太傅平身。”

“众将士平身。”

“大唐的百姓们,平身。”

“谢陛下!”

李根话音落地,众人齐齐垂首而立。

魏皇后挽住李根的胳膊,跟随李根缓步前往。

“朕和皇后听闻,秦岭南北已经贯通了,朕和皇后欣喜之余,特意来此地看望大家,看望为南水北调汉口线,付出努力,付出汗水,付出心血的每一个人。”

“秦岭,横贯南北,隔绝了我们南水北调的道路。”

“这一道天障,曾经让朕头疼无比,为了打通这道天障,将士们和百姓们,日夜用铁锤砸,用挖掘铲挖,甚至是用手指扣……”

“多少将士挥汗如雨劳作,多少百姓举家前来支援,多少个血泡在你们的手上,从血泡变成了老僵……”

“你们的每一份努力和汗水,朕不会忘记,秦岭不会忘记,这条贯通的,南水北调汉口线不会忘记,大唐数万万百姓也不会忘记。”

“未来的孩子们,千秋万代的子孙们,都将会永远铭记,在场每一位的恩德。”

李根不愧是扇情大师,一番话,让众将士和百姓们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