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华夏之龙脉

黄帝的丰功伟绩理所当然地受到后世的敬仰和崇拜。</p>

所以,黄帝死后,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人文初祖的怀念之情,便在桥山起冢为陵,立庙祭祀。</p>

在黄帝死后的几千年里,历代祭祀黄帝的活动从未中断。</p>

从虞、夏、商、周到秦、汉、隋、唐、宋、元、明、清。</p>

除了有的时段将黄帝同时作为天神、帝王祭祀外,都无一例外地将黄帝作为祖先祭祀</p>

“大王。”</p>

御史中丞伯噽一脸谄媚的神色,站了出来道“臣以为,可改吴阳上畴为陵,曰黄帝陵。大王可规定,从今往后,凡吴王之的坟墓一律称作陵,大臣或一般庶民坟称作墓。”</p>

“吴王陵旁必设庙。”</p>

“”</p>

这合适吗</p>

伯噽这分明将庆忌,以及吴国的后继之君抬高到了跟黄帝一样的地位。</p>

当然,后人要是不承认,陵墓修得再奢华,再大气磅礴,没有人祭祀的话,一样是不可能跟黄帝相提并论的。</p>

“臣附议”</p>

群臣都表示认同。</p>

“善。”</p>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p>

祭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p>

庆忌于是又在群臣的陪同下,游览了一下桥山,顿感心旷神怡。</p>

沮河由西向东呈u形绕桥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桥山。</p>

桥山在远古时代为有蟜氏居地,称作蟜山。</p>

黄帝时代称作“轩辕之丘”或“轩辕之台”,黄帝因此而得名“轩辕”,黄帝城中宫即位于此,以后演变成桥山。</p>

“以寡人观之,这桥山,有龙气,可为龙脉否”</p>

庆忌将目光放在了范蠡的身上。</p>

范蠡沉吟了一下,低着头回答道“大王,这桥山,是我华夏的祖地,自然有龙气。桥山主嵴至黄帝墓冢,与印台山山峰之间构成一条连线,这条连线是西北至东南走向。”</p>

“以风水之论,桥山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