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君命不可违

赵鞅皱着眉头道“职公子,城内的郑军,已经是强弩之末,坚持不了多久。”</p>

“公子你又岂能坐看联军功败垂成”</p>

“唉”</p>

魏职摇摇头道“赵君,君命难违。若安邑陷落,便是灭郑又有何意义”</p>

“还请公子稍候。”</p>

赵鞅想了一下,便道“安邑是你魏国的都城,城高池深,易守难攻。便是吴军有强大的攻城器械,甚至是传说中的震天雷,都不能轻易攻破安邑城。”</p>

“我意,是从赵国、韩国发兵,增援安邑。公子可率兵继续进攻郑城。”</p>

“不妥。”</p>

魏职犹豫不决的道“赵君,君命不可违。”</p>

“这个时候从韩国、赵国发兵救援安邑,岂不是为时已晚即便能灭郑,安邑也得以保存,不为吴军所破,恐怕战后,在下也难辞其咎”</p>

说真的,魏职就是害怕被自己的父亲魏侈问罪</p>

见到这样瞻前顾后的魏职,赵鞅只是轻笑一声,说道“公子勿忧。寡人当修书一封,让魏君可察内情。”</p>

“寡人与魏君深交多年,魏君是一个明事理之人,他断然不会因小失大。”</p>

“多谢赵君。”</p>

事到如今,三晋联军即将攻破新郑城的时候,赵鞅和魏职等人,又岂能让其功败垂成</p>

安邑城外。</p>

站在山坡上的伍子胥,看着已经进入城内的一队魏国传令兵,并没有下令追杀。</p>

这一次吴军十万人马,围困安邑城,采取的是常规的围三缺一战法。</p>

吴军只包围了安邑城的东、西、北三面,留出南面,让城内的魏人可以逃出去,甚至是跟各地的魏人通风报信,向还在郑地的三晋联军求援。</p>

伍子胥的目的,只是想逼迫魏军,甚至是三晋联军驰援安邑。</p>

若援救安邑的只是魏军,伍子胥可以率兵歼灭。</p>

如果来的是三晋联军,伍子胥未尝不可避其锋芒,伺机再战。</p>

“大司马,何不下令攻城”</p>

跟在一边的公子章询问道。</p>

其余将领,也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p>

然而,伍子胥只是摇摇头道“不急。”</p>

灭魏,这可是莫大的成就了。</p>

吴军整整十五万人马,要攻破安邑城,灭掉一个魏国,也不是不行。</p>

但,庆忌的命令只是夺取河西之地,伍子胥又岂敢擅专</p>

“公子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