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玉碎日,瀛洲满地红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464 字 3个月前

阵前的战鼓被力士敲响,沉闷的战鼓声回荡在战场上。

前方的将领们,开始督促着吉野家族的士兵们向着前方足利家族的城池发起攻城。

原本沉默的战场,在瞬间被惊醒。

吉野寺麻却是猛的打了一个寒颤,这才惊觉自己的后背已经是浮出一片冷汗。

……

“起风了。”

明军大阵,督战台上的铁铉抬头望着城头迎风飘起的旗帜,低声说了一声。

周身披甲,腰挎长刀,肩系披风的李景隆,一手按在刀柄上,一手叉腰,显得是威风赫赫。

李景隆的双眼平静的注视着前方,已经按照军令,开始对着城池发起攻击的吉野家族的士兵们,已经开始在城头的攻击下不断的倒下,目光中却没有丝毫的情绪波动。

“开打了。”

李景隆淡淡的回了一句。

铁铉侧目看向这位新晋的征东大将军:“朝廷的兵马不日就会到来,倭人想要玉碎,恐怕只在今日。”

“本公其实很敬佩倭人那不畏生死的精神头。”李景隆沉声开口,却又摇着头道:“不!不是敬佩,而是担忧。若是给足倭人们独自发展的时机,他们必然会不安于困守这瀛洲一隅,必然会贪图中原之地。”

“本公奉旨领军离京数载,平日随行色孟浪,好意歌舞,贪图美色,眷念温柔故里。

然本公却非不知国事,不理社稷。行色之间,本公暗察倭情,乃弹丸之地养狼子野心。

朝廷今日若无征讨之意,来日本公亦将会行那僭越之举。不叫中原动荡之日,被此瀛洲一隅贼子觊觎而夺。”

铁铉从来没有见到眼前这位曹国公,竟然会有这般高深的觉悟。

他是大明朝的功勋之后,是国家公爵,是什么都不做也能与国同休的人家。

这样的人家,便是安享富贵,铁铉也说不出什么。

可他今日却发现,这位曹国公似乎只是将那些宏图大志藏在了心底,以纨绔模样假与人前。

铁铉轻声询问道:“所以若是倭国南北两朝合流,今日行玉碎之事,公爷业已有过思量?”

锦衣卫的本事很大。

在大明可谓是无孔不入,便是到了倭国,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也已经到了入微的地步。

北朝足利家族要行玉碎之事,早就被身处倭国的锦衣卫暗探查得禀报。

而吉野家族的走向,乃至于南朝京都城中的秘议,已为锦衣卫所知。

李景隆却是露出笑声,转口道:“说起来,如今该叫你铁侍郎了。依着京中传来的消息,如今朝政皆有内阁票拟,鼎石参知文渊阁,随不为阁老,可只要回京,携灭国之功,想来不久便能参知亦票拟了。”

铁铉脸上露出几分彷徨和尴尬。

自从李景隆在倭国弄了一出大明水师战船消失无踪的把戏之后,朝廷接到讯息,没几日就定下了全面经略倭国的决策。

这与李景隆一开始的推测,完全吻合。

朝廷,或者说是陛下、殿下等人,心中早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是欠缺一个实施的机会罢了。

随后朝廷便改镇倭大军为东征大军,加曹国公为征东大将军,朝廷发兵数万增援。

随着消息一并送来的,还有朝中前些日子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铁铉又升官了的消息。

“未在京中,却为天子所记,蒙获高位,鼎石心中惶恐。心下早已立誓,倭国一日不破,鼎石一日不归故里。倭人一日不除,鼎石一日不归大明。”

在整个镇倭大军又或者说是现如今的东征大军里,向来是最儒雅,被所有将士称之为铁先生的铁铉。此刻双眼透露着杀气,寒芒毕露,让人观之不敢直视。

李景隆倒是抬起叉腰的那只手,拍在了铁铉的肩膀上:“探马回来了。”

铁铉瞬间看了过去。

只见在城池的一侧,几名军马斥候,驾驭着战马狂奔而来。斥候们手中握着离鞘的长刀,不断的张嘴呼喊着什么。

远远望去,只见刀刃上泛着一丝丝的红光,却足以说明这些军马斥候方才是有过厮杀的。

“足利家族的大军来了!”

铁铉当即望向督战台不远处竖着的一根高杆。

在高杆上,始终有一名军中眼神最好的士卒,抱杆观场。

果然,在铁铉说出倭国北朝足利家族的大军到来之后,高杆上的士卒就已经将一直插在后腰上的一面红色小旗握在手中,高高举起凌空摇动着。

“呜呜呜呜……”

明军阵中,号角声响起。

督战台上两侧各有四面,合共八面牛皮大鼓,大鼓前站着虎背熊腰、膀大腰圆的鼓手。

“备战!”

“备战!”

“备战!”

从指挥使开始,军令被一层层的传达到了每一个明军小旗官手上,最后将备战的军令传递到每一个将士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