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大将常遇春(求追读求收藏)

因为随着那十五个方格攒满,那十五个方格正在合为一个方格,而且有些正在剥离铜棺的征兆。

“这铜棺真是奇异,居然有这样的功能。”

韩式暗自想着,而且越发觉得这铜戒指内部一定还有自己没有开发出来的东西,但是他四处张望,也没有发现其他不同的东西。

“末将常遇春,拜见主公,愿誓死效忠主公。”

没过多久,这铜像完全没了铜色,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人。

“常遇春???我靠,这是出了大金光。”

韩式转过身,仔细打量着常遇春。

又搜寻了关于这明朝开国大功臣的记忆。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1355年,常遇春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时建立了卓越的军功。

1369年,在北伐中原时,暴卒军中,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可惜,常遇春只活到四十岁,就病死于柳河川。一生为将未曾败北。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人们美称他为“天下奇男子”。死后,被追封为“开平王”,故六泉口又有“开平寨”之称。当地村民为纪念常遇春智勇过人,还在大古岭下的在百丈潭侧建庙祭祀,当时称将军庙,庙址所在村落因此得名将军村。该庙规模壮观,翘檐飞角,庙内塑有常将军全身像。抗日战争中庙宇为日军焚毁,但村民仍保留“拜将军年”的旧俗。

因此,韩式以前在学习关于常遇春的历史古籍时,对于这不败将军,十分的敬重,而且此后的蓝玉更是与这常遇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常遇春快快请起,如今我得卿,犹如汉高祖得韩信啊!”

韩式感叹了一番,这常遇春的出现,让韩式更加期待后面十个铜像到底是什么人物了。

“愿为主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