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刘邦的大局观和算计

“可是大殿下……”刘邦语气之中带着迟疑,只要有粮食危机,赵文就是继位的不二人选,但现在,殿下解决了粮食危机之后,大皇子继位的可能性却大增,这让他如何甘心。

“臣听闻大殿下学的是儒家!”

自家殿下不愿意,身为臣下,自然要顺应上意,而且粮食多了于国于民都是好事,不过影响到了自家殿下继承皇位的事情,刘邦感觉自己应该想个办法弥补一下这件事有可能造成的影响。

“范御史曾说过六国俘虏之事,儒家最为擅长的就是假仁假义,臣打算鼓动一些腐儒前去投靠大皇子,让大皇子救这些人一命!”

始皇帝是什么性格,这么多年来刘邦也算有所了解,为人大气,眼光长远,甚至还有些妇人之仁,绝没有传闻之中的那么残暴。

可就算是在大气,也绝对无法忍受自己看好的继承者是一个废物。

现在大殿下呆在秦都之中不用做任何事情,自然也不会犯任何错误,而且还会有许多人鼓吹大殿下的名声。

对于始皇帝将六国战俘全部奴役至死这一点,刘邦绝对赞同,有这么多免费的劳力,还能够修建一些大工程,最主要的就是怨恨全部聚集在了六国贵族身上,毕竟这些人可不是大秦征召的。

如果大殿下对这样的事情提出反对意见,最少也能够在始皇帝心中留下一个不识大体没有远见的帽子。

甚至极有可能为了锻炼大殿下,还会放出来让他做一些事情。

不做事情自然不会有任何错误,一旦将大殿下放出,在加上自己可以将一些事情通过投靠大殿下的腐儒建议一下,刘邦绝对有把握让大殿下在始皇帝的心中变成一个彻底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