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威权

太子威武 舌下生甘 2157 字 2022-10-13

郑袭也笑了:“大兄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呢?大兄若是无意台湾,岂会将我等召集过来?何况,在大兄心中,台湾莫非不是一块宝地?”

众人呆滞,啥意思,国姓爷真的有意谋取台湾,我们怎么不知道?

郑成功哈哈大笑,欣赏之色溢于言表。他环视四周,将众人神色都收在眼底,见郑经看郑袭的目光中暗藏一丝寒意,心中微微一凛,正色道:“五弟,你且说说,台湾为何是块宝地?”

郑袭笑道:“大兄明鉴,我郑家起自海上,能养兵数万,以金、厦弹丸之地力抗鞑子,靠的就是掌控了海贸。台湾虽然是蛮夷杂居之地,但向北可控制到朝鲜、日本的航线,向南连接吕宋、爪哇,台湾若在我手,我郑家不需再与红毛夷分润贸易利润,每年所得至少可翻一番……诸位,我因为掌管着郑家对外的贸易,所以才能明白大兄的打算,你们一门心思都在打仗上,难免一叶障目了。”

众人倒抽一口冷气,台湾竟然如此重要?!这要是拿下了台湾,能养的兵岂不是可以翻倍?原本对台湾毫无兴趣的甘辉等战将,瞬间心头火热起来。

“大兄,我想不明白的是,太子殿下怎么会知道大兄的心思?当初的孙可望,现在的晋王、蜀王等人,都不曾流露出要染指海贸的意思,可见朝中没人看到海贸的利益。那太子殿下,是怎么想到用台湾来拉拢大兄的呢?他背后,到底站着何方神圣?这一位,对我郑家是敌是友?”郑袭百思不得其解,沉声道。

“这……”众人语塞,他们身处厦门,也没觉得台湾是块宝地,太子远在昆明,竟能一眼看到台湾对郑家的作用,这,细思极恐啊。

“说不准小太子就随便一说呢?台湾距离我金、厦极近,小太子……”见父亲严厉的目光射来,郑经咽了口唾沫,改口道,“大概殿下翻了翻地图,觉得台湾现在是无主之地,反正也是父王自己去打,慷他人之慨的事情,就随口许诺了出来。”

郑袭摇头:“不会的,殿下背后定有高人指点,这是把准了大兄的脉了。”

见郑经犹自不解,陈永华开口道:“世子,王爷受隆武天子大恩,获赐国姓,不管王爷如何想,在当今圣上眼中,王爷都打上了隆武天子的印记。今上曾与绍武争位,如今对王爷虽然多方笼络,但终究隔了一层了。”郑经眨眨眼,不明白陈永华为何翻起陈年旧账。陈永华心中暗叹一声,接着道:“殿下写信给王爷,今上岂会不知?殿下若在信中胡乱许诺些王爷根本看不上眼的好处,那王爷会如何想?会不会觉得今上还念着唐桂之争的旧事,故意给王爷难堪呢?”

郑经恍然大悟,郑成功看着儿子,心中微感失望。转头想想,儿子毕竟还年轻,这还不到二十呢,随即释然道:“你啊,要多和军师还有你五叔学学……老五啊,你也不用再去想着殿下背后是谁了,为兄刚才便已想过,台湾我志在必得,现在朝廷有令,那就更是师出有名。金门、厦门太小,才能养活多少百姓?距离鞑子也太近了,如今我每次出征,不得不布置大量兵力留守,怕的就是鞑子趁虚而入。”

“但台湾不同。台湾够大,养活上百万人毫无问题。鞑子水师孱弱,台湾孤悬海外,不用担心防守问题。台湾位置险要,方才五弟已经说过,控制台湾,就控制了往来日本、朝鲜的商路,再多养几万甲士也不在话下。而且,台湾若在我手,吕宋可图乎?”

众人听的心驰神往,郑袭更是拍手道:“大兄好魄力,若得吕宋,我郑家每年收益还可再翻一番!”

郑成功笑道:“好了,吕宋还是太远了,以后可徐徐图之,还是先讨论眼下的事情吧。各位,陛下的条件开出来了,要我们今年进军东南,吸引鞑子注意,分担晋王蜀王压力,各位觉得如何?”

甘辉挥拳,喝道:“没说的,打鞑子天经地义,就算皇帝不开口,我们不也得揍他们?”

陈永华也赞同道:“甘将军言之有理,王爷矢志抗清,天下英豪莫不景从。我等汇聚王爷麾下,为的是驱除鞑虏光复华夏,而不是为了一家一姓之天下。无论陛下是否有旨意,只要战机有利,都该即刻出兵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