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三方

太子威武 舌下生甘 1852 字 2022-10-13

“陛下!”杨在一声大喝,打断了王维让的话,“臣以为以蜀王之尊,定不会信口雌黄。且蜀王奏报和之前的信件完全相符,臣以为没有怀疑的必要。”

永历沉默不语。他倒是没怀疑这乱局是他那胆大包天的儿子一手导演,但也忍不住奇怪王立之的举动。王立之是他外甥,造反?这可不是后汉。大明的外戚早就被文官收拾的跟剪了爪子的猫儿一样乖了,除了捞钱,再没别的本事。可这乱局来的如此突兀,平息的又太过迅速,实在不能不让人去细想其背后的秘密。默然半晌,永历涩然道:“首辅对此有何看法?”

马吉翔自进殿之后,就一直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老僧入定一般,此刻听到永历询问,忍不住心中叫苦,“你问我有什么看法,这不都是你那人小鬼大的儿子弄出来的事儿吗?你自己教子无方,我能怎么看?我他妈想回家闭着眼睛不看。”

可皇帝开口了,这时候也没法讲究沉默是金。老马斟酌一下,咬咬牙觉得该站队了,“陛下,老臣以为御营之乱既已平息,那当前最重要的就不再是穷究其始末了。贵阳的动静定然瞒不住鞑子的,贵州直面洪老贼,蜀王镇守贵州,万万不可因此而分心了。”

永历闻言一惊,他逃亡半生,满洲兵锋就是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直到联合了西营,才算有了些安稳日子。现在他这个大明皇帝更是完全靠着李定国和刘文秀的支持才能坐稳,当下不再犹豫,言道:“王立之煽动御营作乱,祸害地方,着蜀王一力擒拿,带回昆明问罪。王维恭教子无方、管教不严,纵容逆子闯下大祸。削爵夺职,嗯,就只夺职吧,即日起闭门思过,无旨意不得外出。”顿了顿,又道:“王维让一并夺职。”

阶下众臣一时无声,王维恭兄弟更是全身无力,软倒在地。皇帝这是只给他们留了爵位,让他们从此在家赋闲养老了。王维恭算是咎由自取,王维让却是感到无尽的委屈和愤懑,这事儿前后和他关系都不大,就帮着自己哥哥说了几句话,便受了牵连,该找谁说理去。

永历又对王公公说道:“传旨,前军都督着魏豹暂领,后军都督由王升暂领。”魏豹、王升都是明朝嫡系将领,比之只会争权夺利的勋贵和有着反明历史的西营,永历对他们的忠心、能力都更要放心。永历也算是借了王立之作乱的势头,一举打破了大明自土木堡之变后勋贵掌军的惯例,逐步授予武将更大的权力。

马吉翔等人低头不语,各自思量着此后朝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变化。打压武人是大明文官的传统艺能,哪怕到了如今这田地,文官们还是摆脱不了两百余年来形成的对武人天然的敌视。永历朝廷在和西营合作之前,直属的武力基本已被满清摧毁殆尽,而西营虽然奉永历为主,却是保持了绝对的独立性,永历朝的文官也没法对李定国等人指手画脚。而今永历将魏豹、王升擢升为五军都督府都督,再加上他们本身又管着御营,那就是集统兵、调兵权柄于一身,永历朝的兵部对武人们的约束可以说完全名存实亡了。

马吉翔皱眉不语,杨在却没这么多思绪,他还记着朱慈煊交代的另一件事情。轻咳一声,杨在开口道:“陛下,王立之逃窜四川,殿下领着御营追击也即将入川。待王贼得擒,是否请殿下前往川东一行?文督师和忠贞营那边,朝廷很久没有派大员前往宣慰了。”

永历微微凝眉,朱慈煊最近惹了太多事,让他颇为头痛,今日这事情还不知如何跟皇后透气,最后还是点了点头道:“可。”

湖南,长沙,经略府。

自李定国“两厥名王”之后就临危受命,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的洪承畴已经很老了,年轻时能骑马提刀砍人的他,如今背已经佝偻,腿脚也不再灵便,兼之患有眼疾,视物也不再清晰。但他依然是满清面对南明的定海神针,挡住了咄咄逼人的南明三王,撑到了南明内讧,撑到了孙可望举家投降,给他的满人主子拖到了奴役全华夏的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