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会结束,风波未止!

随后,他又看向贾雨村。

只见贾雨村被扣了个帽子,脸色发沉道:

“白侍郎出口就是天下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科道言官。”

这话其实有点得罪人了!

冯一博不由回头,想看看最后面的科道言官的表情。

可惜离得太远,几乎都被挡住了。

不过贾雨村毕竟是一部尚书,想来也不曾把这些科道当回事吧?

“我虽不是科道言官,但臣子有劝谏君主的职责,下属自然也该有劝谏上司的担当。”

听到贾雨村的嘲讽,白家锦丝毫不以为忤。

他先来了两句冠冕堂皇的话,阐明自己所言。

并非顶撞,而是劝谏。

只是他的劝谏,实在太有担当了。

这不,他紧接着就也嘲讽道:

“今日我听大人嘴上处处为了冯大人,实际却处处为难冯大人,这实在让刚刚打了胜仗的功臣寒心啊!”

两人同样都是借“为冯一博说话”,来攻讦别人。

贾雨村从刚刚攻讦的人,变成了现在被攻讦的人。

尤其攻讦他的,还是部里的下属。

这其中滋味,让他顿时怒气攻心。

可白家锦不以为忤,还继续道:

“冯大人高风亮节,即使寒心也就叹息两声,可东海郡的黑龙军,还有辽东边军万千将士若是寒心……”

贾雨村听到这里,顿时眼中精光一闪。

就等白家锦继续说下去。

若是他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那自己就不战而胜了。

可惜的是,白家锦也不傻。

有些话只能点到为止,再说下去就过了。

他说到此处,微微顿了顿,就转而道:

“倭国才吃了败仗还好,可鞑靼人在塞北虎视眈眈,如此下去,我大魏边地岂非堪忧?”

听到他没继续说,辽东边军寒心之后,可能会有怎么样的举动,却转而说起倭国和鞑靼对边地的侵扰。

这让贾雨村顿时失望不已。

若是白家锦敢用边军的军心,在朝堂威胁兵部尚书。

那贾雨村就不用再费什么力气对付他了。

景顺帝会亲自教他做人!

“国有国法,均有军规!若是因此弃守边地,便该换个统帅!”

失望归失望,贾雨村还要继续和白家锦斗法。

你不说边地寒心会如何,我来替你说说吧!

白家锦闻言,却不接“弃守边地”的茬,而是道:

“仇都尉是圣上钦点的九省统制,大人对此显然不满啊?就是不知这不满,是对仇都尉的,还是……”

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了顿。

显然又和刚刚一样,在吊人胃口。

好在,很快他就似笑非笑的,看着一脸期待的贾雨村,说出了后半截话,道:

“对边地将士呢?”

接连两次,他的话中都有些触碰皇帝权威之意。

这让冯一博都不禁为他捏了把汗。

虽然每每到了最后关头,他都能及时勒马。

但这样在作死边缘疯狂试探的事,可一不可再。

不然长此以往,早晚有一天会栽在这上面。

“好了!”

眼见两人之间你来我往,争辩的极为激烈。

张松越就知道,今日这事怕是解决不了了。

好在,他也早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见新贵已经出手,便找了个机会出声叫停,随后又道:

“此事关乎国运,今日就先说到这里,容内阁再和圣上商议一下,等有了些眉目,重新再议吧。”

虽然今日算是暂时过去了,可张松越却也为此事留了个话头。

显然,新党不会轻易就这么选择放弃。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还要再翻出来讨论一下。

距离议和条款,尤其是赔款执行的日子。

还有近一年的时间。

既然今天没能一鼓作气,那就不必急于一时。

好在,不管如何。

眼前这关都算过来。

冯一博闻言顿时松了口气,随后朝丹陛拱手。

退回百官之列。

贾雨村和白家锦互相瞪了一眼,也都施礼归队。

之后,侍班官员宣布下一项。

后面的事就与冯一博关系不大,自不必提。

等下朝之后,他直奔自己的马车。

今日的朝争凶险,也实在太废心神。

他正在马车之中一边闭目养神,一边开始复盘今日的得失。

没过多久,马车忽然一个急停。

“大胆!何人拦车?”

这是长随大波的声音。

话音刚落,就听有人在车前恭谨的道:

“启禀冯大人,我家王爷有请。”

没等大波再问,就又有一个声音,戏谑的道:

“哎幼幼!这不巧了吗?”

那人一边说着,就走到车前。

朝车厢内的冯一博一礼,笑道:

“大爷,我家王爷也想请您过去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