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旧党消亡,勋贵忧心

冯一博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就是景顺帝招揽他付出怎样的代价。

赵舜君本就已经坐到户部尚书,能招揽他的位置。

也就只剩入阁这个选项了。

而赵舜君入阁,最大的可能就是顶替费纮。

毕竟两人的功能重复,都是户部出身。

何况费纮又早有退隐之心,曾多次上疏提出告老的请求。

只要景顺帝顺水推舟,那赵舜君上位也顺理成章。

事情确实也不出所料的,在朝着冯一博担心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就要看赵舜君对汇票的政策是否慎重了。

而除了这个原因,冯一博要做好最坏的打算之外。。

他让东海郡弃用汇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在尹里安岛,陆续发现铜矿和金矿之后。

冯一博就有了一个想法。

而现在,大魏的金融体系又可能发生变化。

那这个想法,也可以适当的开始准备了。

这个想法,就是……

金矿、铜矿都是钱,但想变成能花的钱,还差了一个步骤。

那就是,铸币。

大魏有明文规定,凡私铸铜钱者处以绞刑。

但实际上,私下铸铜钱的不计其数,而且屡禁不止。

尤其江南一带,还有人专门铸造铜钱为生。

倭国没有自己的货币,自古以来用的就是中原的货币。

这就导致,倭国比中原王朝的钱慌更为严重。

于是就催生了不少私铸铜钱的勾当。

这些铜钱运往倭国后,可以获利五倍!

其中尤以天泰通宝的数量最多。

大魏的钱慌,在一定程度上,就与这件事有着不小的关系。

除了准备也铸造天泰通宝之外,冯一博还准备让人铸造金币和银币。

金矿的伴生矿,就有不少银矿。

再加上,东海郡通过海贸和税收,积累的海量财富。

若是都兑成现银,两者相加也应该足以支撑铸币。

不论最后汇票的价值是否有变化,铸币也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而且铸造铜币违法,可铸造金币、银币却不在律法的规定范围。

属于一个灰色地带。

不久之后,这件事就尘埃落定。

果然是以费纮告老,赵舜君入阁告终。

当然了,费纮也早有退隐之心,只是景顺帝一直苦苦挽留。

如今顺势回家养老,也算功成身退。

这边赵舜君刚刚入阁,冯一博就接到了冯紫英的邀请。

冯紫英亲自到冯府相邀,请他去自己府上赴宴。

只说是有要事相商。

“国丧未完,不敢饮宴。”

冯一博还想和李守中分析一下,赵舜君入阁后的朝中局势。

并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去什么冯紫英府上。

他和贾府走动,是因为有亲戚也就算了。

若是还和冯紫英走动,难免让人觉得他和开国勋贵太近。

尤其冯紫英的立场不明,很大可能是个无间道。

冯一博不想和他走的太近。

他先拿出国丧的理由,又婉拒道:

“紫英兄的好意,我心领了就是,等过阵子叫上琏二哥,我们几个再聚。”

这就是想拉着贾琏,避免和冯紫英单独见面。

“这话说的,虽国丧未完,可家宴却是无妨。”

冯紫英闻言,却锲而不舍。

他一副“你不去,我不走”的架势,还道:

“咱们都是冯家人,那不就是家宴吗?”

姓冯的多了,你算老几?

冯一博心中吐槽,面上依旧婉拒,道:

“你们去吧,我还有些事没处理。”

冯紫英一听,连忙道:

“没有别人,只你我兄弟。”

见冯一博频频拒绝,他也不再寒暄,就直接道:

“我知道你还为上次的事对我不满,可也该给我一个解释的机会吧?”

说完却见冯一博只看着他,却不接茬。

这下冯紫英急了,便直接上手,

他一下把住冯一博的手臂就往外拉。

一边拉扯,一边还道:

“走吧走吧,喝几杯就算完,保证你去了不会后悔!”

冯一博无奈,只能命人备车。

等两人到了冯紫英府上,一进屋就见屋里还有别人。

是几个伶人打扮,为首一个女子花枝招展的迎了过来。

“这位是锦香院的云儿姑娘,最擅一手琵琶,我特地请来为一博助兴。”

云儿落落大方的飘飘一福,倒是没有普通女子的羞涩。

二人将冯一博送到上座,冯紫英又对那云儿说道:

“云儿,这位可是我的贵客,礼部的冯都尉,你可要帮我好好招待,若是冯都尉不满意,以后我可不给你捧场了!”

云儿闻言,当即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