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时机未到,尤氏求助

只要皇帝先显露出,对付甄家的意思。

那甄家内部就很难再是铁板一块。

林如海闻言,立刻惊讶道:

“你有实证?”

“海西有句谚语,叫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冯一博笑了笑,却没有回答林如海的问题,转而又道:

“我们只有在他垂死挣扎的时候加码,才能用仅有的资源把他们压死。”

“你说的也有道理……”

林如海沉吟着,缓缓点头,又皱眉道:

“那我现在就什么都不做了?”

“不是什么都不做,只是别直接掀盖子。”

冯一博摇摇头,又道:

“叔父可以先将最后一部分资料,依旧以秘折的形式交给圣上,其余就等圣上的旨意。”

林如海其实也是关心则乱。

因为压抑太久,被老太妃之死触动。

又急于给贾敏报仇。

现在被冯一博一劝,也彻底冷静下来。

他很快想通,冯一博说的确实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当下也不再纠结。

留冯一博吃了午饭之后,林如海就将最后一批账目写成秘折。

准备等皇帝回来便递上去。

冯一博去后面给林姑姑问了安,便也打道回府。

他刚一到家,尤老娘就带着尤家姐妹过来了。

还没进门,尤老娘就急慌慌的喊道:

“大爷,您可回来了!”

冯一博连忙起身迎道:

“怎么了?老娘慢着些。”

娘仨上前见礼,尤老娘才道:

“我那大女儿刚打发人来找我,说他公公仙逝,家里人却都去给贵人送殡,全不在都中。”

贾敬死了?

冯一博闻言一愣。

这位贾家唯一的进士,他还一次没见过。

听贾珍说,一直在都外玄真观修炼道术。

就连秦可卿葬礼都未曾下山一趟。

怎么说没就没了?

“她如今在城北家庙主持一应事宜,脱不开身,就想让我带着她两个妹妹,过去帮着照看宁府后宅。”

两府各自留人看家,其余有些身份的都跟着送殡去了。

荣府冯一博知道,是薛姨妈帮忙照看。

内里还有李纨、探春管事。

没想到宁府留下的竟然是尤氏。

按理她是三品的诰命,该跟着去的。

想来是家中实在无人,只能让她请假留下看家。

现在贾敬显然死在城外,尤氏就要出城处置。

冯一博闻言,以为尤老娘只是来和他请示。

当下点点头,应道:

“你们直接过去便是,府里你们看着调派,用得上的就叫去。”

尤氏虽然不是尤老娘的亲女儿,但毕竟有法礼关系。

要尽些母女情分,也是应当的。

何况,冯一博和贾珍也有走动。

稍后他怕也要亲自过去,送些奠仪。

尤老娘闻言,却有些犹豫,道:

“若是方便,最好大爷也能一起过去,帮我们娘们压压阵。”

冯一博闻言一愣。

尤老娘见此,连忙解释道:

“毕竟有母女的名分,我不好不去,但宁府的名声……”

话未说尽,冯一博却也明白其中的意思。

虽然他和贾珍有些走动,却很少去到宁府。

说来也有避嫌之意。

贾珍这人,怎么说呢。

平日人模狗样的,看着没什么问题。

可除了门口的一对石狮子,阖府上下就没有他没搞过的。

府内风气,也都被他带坏。

听闻丫鬟小厮都能随地乱搞,也无人会责难一句。

甚至被人发现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加入。

正是因此,惜春才被史老太君接过去。

养在自己屋里,以免沾染了这样的名声。

尤老娘也是这样。

有母女名分在,此前尤氏也很照顾。

自从回来都中,也过去宁府窜过几次门。

但她再不敢带着姐俩去过。

“单我们娘仨过去,也怕没得就会让人说嘴,万一拖累冯府的门风,我可就成罪人了。”

说到此处,尤老娘微微一顿,才道:

“况我那大女儿也是这个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