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黄淮:组建水师新力量,抵御倭寇

“孙儿,爷爷信你的话。”

“若是让西洋蛮夷抢走了朕的永乐宝剑,那该是多么耻辱的一件事啊!若是我大明学子不学,那到时候可就真的会变成师夷长技以制夷。”

“爷爷虽然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但爷爷能够想象到,当时的人该有多绝望,当时的国家大臣该有多难受!从来都是别人来学习我们,可到后面却是我们去学习别人,还要受尽委屈,受尽屈辱!”

朱棣接着冷眼看向了这几个孔氏家族的大臣,“几位,还要重现一遍被外族人侵略的历史吗?”

“你们山东这些大臣,满嘴的圣人之道,腐儒气息!”

“若是你们再敢反对再敢在私底下做这种事情,朕不介意拿你们开刀!将来史书上这么一记,你们猜谁会挨骂?”

“你们想像方孝孺那般留名青史吗?你们还不够格,方孝儒,朕也挺佩服他的……”

朱棣所说的方孝孺,那自然就是被皇帝诛十族的那位大臣。作为建文帝最信任的官员,朱棣在奉天靖难成功之后,想要让方孝儒写一篇继位的文章。

可他却拒绝了,当众骂朱棣是个叛贼。

当然,这只是史书上面记载的,至于到底有没有把十族的人全部都给杀干净了,那就无从考究了。

当这几位大臣听到朱棣所言,也都不敢说了,一个个都低下了头。

朱瞻墡抹了一下自己因为失态而落下来的眼泪,接着,他又指着这一张地图解释着。

“在建造道路的同时,也需慢慢的建造各种水利工程。各位大人也都知道,老百姓想活着,必须要靠天吃饭,若是遇到干旱,遇到洪水,可就会全年无收。”

“我的建议就是,在后面的五年到十年时间之内开始着手准备建造各种水利工程。二十年到四十年间完成这样巨大的一个全国灌既工程,听上去难度很高,但可以慢慢来。”

“我们的大明国策就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子子孙孙无穷尽,只要子子孙孙都努力,那我大明的百姓过得也就越好。”

“工部有什么想说的吗?”

杨荣摇摇头,他对于这个事情没什么想法,慢慢一步一步来吧,皇太孙所说的这些事情都是需要有时间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全部完成。

这个,就要看后人怎么做了。

“好,各位若是没什么意见,这条国策算是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