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八章 南疆划了一个圈

汉旌 尚冠 2097 字 2022-10-07

目光再放远一点,诸葛丞相日后的北伐,势必需要南疆都护府在人力物力上的倾力支持,牂柯郡府总不能拿一副空架子去应付丞相吧。

看到马忠的两道剑眉皱到了一起,卫弘解释道:“马忠将军无需担心,只要治下百姓丰衣足食,军队兵强马壮,还不能吸引人来归附吗?毕竟,那深山老林里的滋味可不太好过……”

马忠对此将信将疑,但卫弘所说的也不无道理,毕竟诸葛丞相对孟获七擒七纵就是以心战令南疆蛮族所诚服。

卫弘虽然仅是南疆都护府的少都护,但马忠却能瞧得出来,诸葛丞相的本意便是由卫弘主持兴建南疆都护府的一应事务。

于公于私,马忠都不会与卫弘站在对立面。

牂柯郡当前的人力问题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解决方案,卫弘注意到的便是第二桩事情了。

那就是牂柯郡的可耕种面积。

卫弘一路跋山涉水走过来,入眼的大半都是巍峨群山,连绵山脉,极少见到平原地带。

当卫弘将这个问题说出来之后,马忠笑着回应道:“卫将军,眼下牂柯郡的所有土地几乎都掌握在了李遗少将军的麾下,人力都不够开垦的,为什么会担心这个问题?”

《控卫在此》

卫弘则是开解了马忠的疑惑:“南疆都护府的所有无主土地都属于军方,这无可置疑,这也是杜绝大族兼并土地的根本手段。眼下在牂柯郡府登记入册的民户不足十万口人,土地确实够用。”

“但从朱褒举兵的情况来看,牂柯郡内的人口绝不下于五十万人,突然多出来这么多的人口,却没有足够的土地耕种,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啊。”

民以食为天,农以田为本,缺少土地的农民便是流民,流民一旦多了,一场“黄巾之乱”的祸事便又会拉开帷幕。

况且马忠认同的里邑制度,就是建立在土地上的制度。

若是缺少了土地,建立完整的里邑谈何容易!

卫弘既然提出了问题,自然早早地想好了解决的办法,

凭借当前的生产力,想要在牂柯大幅度扩大耕种面积是不现实的,后世的梯田并不适用于当下,起码不适宜在牂柯郡内大面积推广。

解决的办法,就是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

几百年前的孟子老人家也说过:“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牂柯郡的平地少,但并不是没有。

且兰城外就有依山傍水的千顷良田,只要利用好了这部分的良田,便能保证牂柯郡治下数十万人无饥寒之迫了。

但大风不能吹来粮食,不能在平原地带耕种良田的里邑,就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卫弘很多年前就在益州郡内发现了身毒棉花的种子,也还种植了一部分,只是量少不足以改变当地养蚕缫丝的格局。

不过产出来的几条棉被反响还不错,正昂公也曾尝试着在滇池城外推广棉花的种植,只不过南中气候温和,对棉花的需求并不旺盛。

但日后丞相率领大军北伐,益州兵马越过了秦岭抵达关中后,这棉花的作用就大大凸显了出来。

如今倒是可以选择在牂柯郡的山坡上种植木棉花,改进棉花纺织技术。

除此之外,还能在牂柯郡围山圈林,畜养鸡豚狗彘,增加肉食选择。

饶是马忠在听闻了卫弘的计划后,也啧啧赞叹:“丞相曾称赞卫将军筹划过人,今日亲耳所闻,果真如此,令某赞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