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一章 合格的弈棋者

汉旌 尚冠 2137 字 2022-10-07

兀突骨兵至桃花渡口下寨,以待汉军。

诸葛丞相令蛮人哨探孟获消息,回报道:“孟获请乌戈国主,引三万藤甲军,现屯于桃花渡口。孟获又在各番聚集蛮兵,并力拒战。”

诸葛丞相听说此事后,提兵大进,直至桃花渡口。

诸葛亮隔岸望见蛮兵,不类人形,甚是丑恶,又问当地蛮民,言说即日桃叶正落,水不可饮。

诸葛丞相退五里下寨,留李恢守寨。

次日,乌戈国主引一彪藤甲军过河来,金鼓大震。

李恢引兵出迎,蛮兵卷地而至。

汉军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只能射进些许。

汉军的新式百锻钢刀甚是锋利,能够与其他蛮兵部落交战时,能把敌卒噼成两半。

但这乌戈国藤甲兵甚是厉害,身经百战的百锻钢刀需要连斩两刀,才能砍穿藤甲,对蛮兵造成实质性的伤害。

藤甲兵乃是本土作战,以逸待劳,皆使利刀钢叉,再加上藤甲十分坚固,藤甲兵又是悍不畏死,两军交战片刻后,李恢所率的汉军便稍显颓势。

不多时,李恢便选择了诱敌深入,将蛮兵吸引到后方的埋伏圈当中,蛮兵不赶而回。

李恢见状,又引兵杀了回来,赶到桃花渡口,只见蛮兵带甲渡水而去,内有困乏者,将甲脱下,放在水面,以身坐其上而渡。

李恢急回大寨,来禀诸葛丞相,细言其事。

诸葛丞相请卫弘、吕凯带着一些当地的当地蛮民到自己的营帐内,询问这件事。

深谙南疆局势的吕凯说道:“某素闻南蛮中有一乌戈国,无人伦者也。更有藤甲护身,急切难伤。又有桃叶恶水,本国人饮之,反添精神,别国人饮之即死。如此蛮方,纵使全胜,有何益焉?不如班师早回。”

诸葛丞相笑道:“吾非容易到此,岂可便去!吾明日自有平蛮之策。”

于是令赵云助李恢守寨,且休轻出。

次日,诸葛丞相令当地蛮民引路,自乘小车到桃花渡口北岸山僻去处,遍观地理。

山险岭峻之处,车不能行,诸葛丞相弃车步行。

忽到一山,望见一谷,形如长蛇,皆光峭石壁,并无树木,中间一条大路。

诸葛丞相问当地蛮民道:“此谷何名?”

当地蛮民答道:“此处名为盘蛇谷。出谷则三江城大路,谷前名塔郎甸。”

诸葛丞相大喜道:“此乃天赐吾成功于此也!”

遂回旧路,上车归寨,唤卫弘分付道:“与汝黑油柜车十辆,须用竹竿千条,柜内之物,如此如此。可将本部兵去把住盘蛇谷两头,依法而行。与汝半月限,一切完备。至期如此施设。倘有走漏,定按军法。”

卫弘却一反平日里对诸葛丞相顺从,询问道:“丞相是打算采取火攻之策,直接以地利之便烧光这些蛮疆藤甲兵?”

诸葛亮闻言,默然不语。

卫弘见到诸葛丞相这副模样,立刻劝谏道:“丞相,火烧藤甲兵绝非上上之计!”

诸葛亮回过头来,制止住了卫弘继续说下去:“你所言,吾心中何尝不知呢!想那周公瑾年少早夭,未尝不是赤壁一把火烧光百万曹军的天谴……但若能平定南疆之乱,万般刀剑加诸吾身,吾也九死尤不悔也!”

卫弘继续站在原处,对诸葛丞相说道:“末将不敢妄言天命之说,劝阻丞相不采取火烧藤甲兵的缘由也是出自很现实的考量,试问诸葛丞相,若是这支藤甲兵能为汉室所用,出现在日后大汉北伐逆魏的战场上,又当如何?”

诸葛丞相闻言,心中一动,权衡了片刻后,才转回身看着卫弘问道:“你有何良策?”

卫弘想了想,移步到了诸葛丞相身前不远处的地图上,建议道:“藤甲兵的兵器虽然没有大汉锋利,但他们的藤甲却有着古怪的门道,非采用丞相的火攻之策不能胜也。”

“但正如丞相所担心的那样,上天有好生之德,若是烧光了这支南疆精锐部队,不仅有伤天和,更有损大汉日后的北伐兵力。”

卫弘指着地图上一处合适的地点,对诸葛亮建议道:“丞相,末将认为当采用双管齐下之策。一方面,引诱乌戈国藤甲兵在桃花江南岸采用火攻之策决战。另一方面,聚集已经归附汉家的南疆蛮军抵达北岸,待藤甲兵受不了火攻跳江之际,再共同俘虏他们!”

诸葛亮在听闻卫弘的长篇大论后,终于是从内心深处流露出一丝笑意:“卫弘啊,你已经能作为一名合格的弈棋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