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七章 诸葛亮出兵

汉旌 尚冠 2106 字 2022-10-07

别的不说,一旦诸葛丞相在朝堂上一言九鼎,没有让人质疑的余地,无论其忠心与否,对坐在帝位上的天子刘禅来说,都绝非是一件好事。

身为汉家老臣,王连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一面铜镜,为丞相正衣冠!

但此时此刻,王连却迟疑了,觉得诸葛丞相在这间事情上,无论是用心,还是筹谋,都让王连无从反驳起。

唯一令王连不满的,就是诸葛丞相选择了亲自征伐南疆。

若有可能,王连愿意自己替代诸葛亮前往南疆,只是近来王连愈发觉得自己大限将至,恐怕一副残躯再也抵达不了南疆的大地上了。

瞧着王连终是退步不言,朝堂之上再无反对丞相诸葛亮要亲征南疆蛮族的声音。

退朝之后,天子刘禅隐入深宫,丞相诸葛亮乃至群臣移步至相府商谈接下来的出兵具体事宜。

相府内,诸葛亮坐在主位上,目光扫了一圈众人后,摇动了一下手中羽扇,示意东曹掾蒋琬将南中诸郡的状况告知众人。

只听蒋琬说道:“据庲降都督李恢与宁远将军卫弘的回书,如今集结南中诸郡的汉军有正卒五万,各类辅卒二十余万,虽然今岁尚未秋收,但目前而言南中诸郡风调雨顺,能算是丰年,粮草筹措方面的负担并不重。”

“二十五万军力……”

众人皆是为这个数字感到诧异,益州自刘焉、刘章时候起,南中诸郡就与蜀地州府保持若即若离的松散关系。

一直到去岁汉家军队陆续击败了朱褒和雍闿之后,才将南中诸郡纳入汉室朝廷的实际统治之下。

短短时间里,汉军竟然能在南中调动二十五万多的军力,着实有些令人难以接受。

王连这个时候想起了当初在朝堂上阻拦卫弘出兵驰援南中,哪怕是听到太府接受大量财物的时候,王连都未曾像现在这般后悔过。

能够从南中诸郡调动二十五万军力,和从蜀中调拨二十五万军力绝不能相提并论。

这是因为蜀中距离此番出征的南疆一带,足足有着三千里的遥远路程。

每相隔一千里的征战,就需要准备一倍的辅卒来保证远征军的后勤。

若是当初真如王连所言,没有卫弘筹建征南先锋军驰援南中,那么现在李恢必然固守在朱提北部据险而守,岂能有眼下的大好局面?

南疆蛮族势大难平,随着汉军逐渐掌控南中诸郡,对哀牢山脉南边的蛮族有了比之前更多的了解。

孟获在南疆蛮族中威望甚高,又有交州士氏的从旁撺掇,能够进犯汉土的兵力绝不下于一州之力。

征讨南疆蛮族,不亚于再开启一场国战。

诸葛亮想着若想平复南蛮动乱,汉军至少要出动十万正军,以及相匹配的辅卒。

若是全由蜀地出兵,蜀地与南疆相隔三千里,辅卒的数量便需要四十万军力,相当于蜀地在册人口的一半。

这就意味着像先帝时的汉中之战一样,又得采用男子当战、妇女当运的战争动员策略,再次搭上大汉的全部国力,开启这国运之战。

幸运的事,如今南中诸郡已经积攒了大半的筹码,让压在蜀地本土的压力一下子减轻了不少。

看着堂下众人的舒坦神色,诸葛亮的眉目也没有紧缩,历经建兴元年的覆灭危机,现如今大汉的容错率无疑是提高了不少。

起码大汉不需要再在平定南蛮的战事上赌上全部的国力。

逆魏与东吴决战于淮泗之地,冬季的大雪将会封锁秦岭山道……

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暗许大汉可以在平定蛮方这件事上放手一战!

诸葛亮直接决断道:“令蒋琬为参军,费祎为长史,董厥、樊建二人为掾史,马忠、王平、张翼为将,并川将数十员,共起川兵十五万,秋收之后向益州进发。”

闻言,王连的眼眶中又浮现出一抹担忧之色,对诸葛亮问道:“不知丞相要以那位将军担任主将?”

看着王连的担忧脸庞,诸葛亮笑着问道:“不知文仪公要推荐何人?”

王连想了想说道:“尚书令李严,镇东将军赵云,镇北将军魏延皆能独挡一方,不若丞相从中挑选一两位共赴南疆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