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九章 开设里邑之制

汉旌 尚冠 2092 字 2022-10-07

“你不早说!”

张毣如释重负,益州郡内本就是羌夷殊俗之地,能听懂汉话的都是少数,就别说看懂和领会大汉朝廷的诏令了。

既然朝廷能够外派一批宫府吏到南中来,让张毣头痛不已的人手不足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卫弘嘱咐道:“远思,除了大筰这里以外,三个月内我还需要招募十万人,你和诸葛乔各自负责五万人……”

“十万人……”张毣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实在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即便摊派到自己的身上只有五万人,也是一笔极大的数字。

张毣觉得自己就算绞尽脑汁,想要在益州郡北部招募到五万士卒,还是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这件事,简直是难比登天。

张毣摇了摇头说道:“卫将军,你可知道益州郡府治下有多少民户?嗯,只有两万九千零三十二户,拢共十一万口人左右,就是我想要招募五万青壮,也是有心无力啊。”

张毣所说是益州郡府前些日子恢复各县后的统计户口,其中并不包括流民、奴隶、潜藏在山野的羌夷部族等。

但哪怕是在人口充沛的蜀郡,想要短时间内招募五万青壮也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听见张毣说起这话,卫弘就知道他想偏了,解释道:“不是五万青壮,是招募五万百姓,不管是流民还是奴隶,只要愿意加入效忠汉室,都可以将他们视为汉家军户!”

“汉家军户?”张毣有些不解,毕竟刚从卫弘口中听到这件事。

卫弘给张毣解释:“嗯,这种军户是小家庭制,家长是就是先前招兵所要求的适龄青壮。他们将会接受大汉官府组织的移民,屋宅田亩由汉军租给他们,还会借给他们农具,目的只有一个,汉军占据的土地绝不能浪费掉。”

卫弘又将里邑制度介绍给张毣。

为了使得大汉的政令能够传达在南中的乡野之间,就得抛弃掉原先对乡野里邑放任自流的做法,开启接受郡县官府直辖管制的里邑制度。

在里邑制度中,设置里正总管一座里邑的诸项事宜,此外还有负责里邑百姓教化的乡老、掌听讼收税等事的有秩、负责教习农事种植的啬夫、负责乡间巡查保卫的游徼……以及一套与里邑制度挂钩馆舍和邮驿设施。

这些都是由大汉官府直接任命的斗食小吏,先期从里邑百户中挑选有名望有想法的人担任,后期再培养大汉旌旗下成长的有志青壮来接任。

自僰道石门关抵达永昌郡不韦城,将近两千里路的距离。

里邑制度即将依附着五尺道这条路线,依次沟通朱提、益州和永昌三郡,开垦周围的田亩,持续扩建逼仄的五尺道,成为南疆地区接入汉室统治的大动脉。

里邑制度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是土地的所有权问题。

新莽一朝用血与泪的教训告知后世,一味的复古改制只能是自掘坟墓!

在生产力极其有限的封建社会,盲目追求土地公有制只会遭受世家大族的反对,弱肉强食不仅适用于森林法则,更适用于人吃人的封建王朝统治下。

你可以去剥夺那些世家大族的田地,前提是你要比那些世家大族更强。

但如果你要是把世家大族的田地剥夺走了,还扔给了那些世家大族都瞧不上的黔首奴隶,这就无法忍受了。

在他们看来,天生万物,各有其位。

天生贵胃的有能者居上位,坐拥良田美宅无数,这是应得的。

愚昧无知的黔首奴隶就应该匍匐在他们的脚底下,听从他们的驱使,

你要硬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去看看说出这话的主人家最后的结局。

能说出“以秦公子扶苏为君,以楚国上将军项燕为臣”这样的牛马组合,这人应该继续在田垄处继续耕田一辈子,闲暇之余就和那些庸耕者吹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