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科举文里做考官 辛宸 851 字 3个月前

“更何况,这是用特殊的技巧织造的布料裁制而成,不光厚实耐穿耐磨,而且从头到脚没一处可容物,口袋袖袋一个都无,想要藏点东西也藏不住……”

“虽然丑是丑了点,但只需要用腰带和袖带调整松紧,绝大多数人都可以穿上,考试期间,只要保暖、统一、避风,不比什么都好?”

“不错!”赵昚明白了他的用意,连连点头,“元泽所言极是!只是这些衣服是哪家商行提供,除了省试之外,平时不得擅自发售,以免被人调换作弊,如此一来,岂不是无利可图?”

“这……”方靖远轻咳一声,从袖中取出几封奏折,呈交上去,说道:“昔有公孙氏,祖籍余杭县,父祖抗金阵亡,本人亦被掳为奴三十五载,如今侥幸逃回我大宋,母兄皆已病故,家产被族人侵占,公孙氏有地契房契为证,愿将全部家产捐归国库,余生自立女户,与族人再无瓜葛。”

“还有卢氏、李氏、秦氏女……”

两位尚书面面相觑,都说不出话来了。

原来前面说那么多话,做那么多事,白给的东西,并非没有代价的。

哪怕这些代价并不用他们付出,可谁都清楚,这一刀子下去,捅得可不止一个人。

世家大族吃绝户并非什么稀罕事,尤其是在靖康之变前后,不光是族人,甚至还有些主家在汴京,只是留下家仆和掌柜负责江南生意的,一旦与主家断了联系,或是得知主家在战乱中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侵占家产的比比皆是。

只是谁能想到,时隔三十多年,旧主还能找回来不说,居然还能找到原始房契地契,哪怕这些年当中,有人私下买通官吏,以遗失或损毁地契的借口重新补办,但在府库的记录里,只要有原始记录可以核对的,理论上她们还是能打这个官司。

然而时日相隔太久,只怕那些人在侵占改契时连原始记录都毁了,她们要打官司劳心费力不说,还不知多久才能拿回这些财产,更不知这些东西倒了几手,还能不能找回故主。

方靖远就干脆给她们出了这么一个狠招,她们是不好追讨,要不回来,可若是捐了呢?捐给朝廷,既是行善积德,又是一刀两断,也省得再与那些人算计,平白恶心了自己。

但凡肯接受这些回乡女子,好生安置的,方靖远非但不会为难,还会根据她们的家世传授些技能,足以让她们可以安身立命。

可这些既不肯认账,又不讲理还满口污言秽语的人,就一点儿也不用留情,她们自己不必动手,交给朝廷,自然会有人治得他们服服帖帖。

拿了得还回来,吃了的吐出来,大宋的禁军或许打不过金兵铁骑,可对付那些个无赖地痞,背主恶奴,那是一点儿都不带含糊的。

赵昚哪里知道这些细节之处,只是一听这些返乡女子心怀故国,如此大义行善,自是赞许有加,完全没看出马、李两位尚书的脸色为何那般纠结。

他这会儿完全能够体会完颜抠的快乐,不用花自己的私库银子,也不必动用国库资源,就可以办到如此大事,让所有来应考的举子都领沐皇恩浩荡,这般德政善举,简直是空前绝后,举世无双。

“既是如此,那就将这些文书转交户部,由户部负责接洽,至于其他方面,就全权由方卿负责,务必在开考之前,重修贡院,准备好所有应试物品,给今科考生们一个惊喜。”

事实上,今科考生们的确非常感激,十分欢喜,能干干净净考试,有流水冲洗下水道保持清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供应盒饭,热乎乎还干净管饱,哪怕穿得衣服丑了点,但厚实挡风还耐磨,着实是居家考试,出门旅行必备之物。

只要穿过一次的,都会想要买点这种布料回去,虽然买不到考试专用的白色士子服,但御街上的“卢锦专卖店”中,有的是同款各色布料,从纯色布料到染色印花布料应有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考生出了贡院简直就是买买买得停不下手。

而昔日江南有名的卢记布行,如今却面临着户部前来抄捡清点,收归国库的下场。

他们再不肯认三十多年不见的卢娘子,也没法跟户部的官吏讲理,毕竟他们找了三十多年也没找到的房契和地契,就算造了假改在自己名下,现在落入官府手中,根本就没他们翻盘的机会。

再去找卢娘子时,卢娘子已根本不肯认他们。

“前日是你们亲口说,我并非你家主人,既是如此,今日又何必来求我?”

“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亏不亏心,问自己。”

“所幸皇恩浩荡,官家圣明,绝容不得那等背主私吞、数典忘祖的人安享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