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贺之漾看着同窗从疑惑到惊叹再到钦佩的眼神,暗自好笑。

他上辈子从五六岁开始学英文,卷翘舌音已流入血脉,说起来自然像是母语般轻松自然。

再加上他十几岁就在国外辗转生活,接触不同国籍的人,粗粗算下来也会说三四个小语种,对新语言的领会当然比常人快很多。

经历如此,也不是他天赋秉异。

只是同窗们都是初次接触外语的少年,贺之漾才立刻取得了碾压式的成就,让人不住惊叹!

这节课的师傅在课后专门找到贺之漾道:“之漾,琉球学馆的助教员讲试,你要参与么?”

“不了吧师傅。”贺之漾直接摇头,笑道:“我的成绩还需要别人帮助呢,哪儿能助别人?”

“话不是这么说。”这位新来的外语师傅认真道:“尺有所长,你别的课业成绩如何先不必去理会,你认真去学外文,前程定然不可限量……”

贺之漾有几分犹豫,他身在大鸣朝,虽说出身高门,但总不能心安理得当米虫?

眼看十几岁要加冠了,总要有一技傍身,才能立足于京城。

科举……他上辈子在国外生活得久,那些必背古诗词一首都没背过,穿到大鸣朝一段时日,风土人情各方面都已融入得七七八八,但那又臭又长的诗文,他背下来还是脑壳疼。

和那些从小念书的同窗们一起拼四书五经,靠科举出头,几乎是天方夜谭。

那若是能通过学习外文选拔去鸿胪寺,也是一条自立门庭的体面出路。

贺之漾想了想道:“师傅,我对西域,琉球等地的语言的确也有兴趣,报名后大约何时能开始讲试?讲试通过就能去当助教,去鸿胪寺么?”

那师傅登时来了兴趣,眉飞色舞道:“讲试大概分为三轮,一轮是你用外文写一篇策论并当着众人念诵——你不用怕,策论勉强过关即可,不会像科举那般复杂,这一轮大概一个月后便开始选拔了,若能过关,第二轮便是和西域各地的人当场交流并评分,这到立夏再着手准备也不迟——最后是与番国学倌里的同窗交流,这一轮其实也好说,只是走个样子……”

念诵好说,大概类似于现代的演讲比赛,至于第二轮第三轮应该也比科举竞争力小不少,贺之漾打定主意后,只听师傅又道:“只是当了助教,也不一定能在国子监学成后去鸿胪寺,还是要看官职的空缺,不过以你的身世,只要有了助教的经历,以后定然顺遂。”

像贺之漾这等勋臣子弟,有家世做底子,只要有一处稍稍超于常人,便是青云直上的巨大助力。

被师傅直白的一说,贺之漾倒挺不自在。

他跋扈嚣张,但并未仗着父兄的势力,如今被直接点出可借助身世之力,再联想自己低分进国子监的场景,贺之漾暗暗咋舌不愧是大鸣朝,平日里不显山漏水,但父亲有爵位在身,重大时机上立刻和平民子弟泾渭分明了,而且丝毫不必遮掩推诿,仿佛身在权贵之家,这都是天生该他得到的好处。

第59章 虎视眈眈 爱说话爱斗气的孔雀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