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王家大郎见江皖看了很久,观他行事也不像汴梁本地人,恐怕是这几天才来汴梁。于是心中有了计较, 笑笑说道,“江小官人, 要不我给你仔细说说?”

江皖放下册子抬头,“那你给我说说, 我是汴梁扬州来回做生意的,可能每年只住个把月, 所以宅子不要很大,地理位置也不要很好。像什么朱雀门大街, 马行街之类的就不必说了,只需在城内便好。最好屋子是两进, 怎么的也得有个七八间房。”

王家大郎立刻笑了,哎呦喂!七八间房呢!就这还说什么宅子不要很大,这江小官人有些阔气啊!

于是赶紧道, “有的有的,您说的这种宅子, 水柜街便有!那水柜街虽不在汴河沿岸,但所也算交通便利之处,像您这种做生意的最是适合那儿了。而且那一片房屋都较为松散, 多的是两进宅院。”说完,翻开册子给她看。

江皖听他这么说,脸上表情顿时变了, 汴梁别的地方她不熟,但是这个水柜街熟啊!

后世鼎鼎有名的炒房宰相丁谓当时买的就是那儿!

当初丁谓因为没钱买房,所以只好在水柜街买了一大块地皮。可这个水柜街可不是什么好地方,那里地势低,经常积水,房子太过潮湿,所以一般人都不爱住那。江皖猜想那块地方可能有点像现代的威尼斯水城。

后来这个丁谓买了地后,在集溪观挖了个大水池,一方面可以把水柜街的水引到水池中,另一方面可以把水池挖出来的土抬高水柜街的地基。最后,这个丁谓居然还上奏宋真宗,让他把水柜街附近的保康门作为交通要道,而且还真就让他给上奏成功了!

从此之后,水柜街的房子价值猛涨,而拥有一大块地皮的丁谓成了最大的赢家。

江皖当时看了都不禁咋舌,这人放在现代也妥妥是个炒房大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