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支援

京营这些人他不会放出去。

卢丞相听明白了辛焯话里的意思,知道这位皇太孙是被人造反吓怕了。

辛焯眼下就这么一支忠心的军队,说什么也不会放手,去填剑北关那个血肉磨坊。

卫晋安又忍不住了,直接对辛焯劝谏道

:“殿下怕是还不知道,剑北关那边号称有十万军士,可他们却零散的布防在各处隘口之上。如今剑北关城内,只有不到三万能战主力,要是调集了周边的军士,又恐北周人选择其他隘口破关,一桌酒席来了两桌客人,要是朝廷不派些援军,让剑北关那边如何支应。”

辛焯不为所动,固执的说道:“所以本宫让你们调集周边卫所的兵士去啊,本宫看各部的奏章,均是政清人和,百姓安居乐业,那卫所里的兵不就白养着嘛。所谓养兵一世,用兵一时,不是兵部各位爱卿常挂在嘴边上的吗?就调卫所兵支援吧,本宫也想看看,兵部每年拨下去了养兵银,到底练出了什么强军。”

卫晋安被辛焯怼得说不出话来,大晋的卫所兵到底是什么货色,殿内众人全都清楚。

像云铺卫那种能剿匪的不是没有,但一百个卫所能否挑出一个来,就连卫晋安这个兵部尚书心里都没底。

把卫所兵送到剑北关那种虎狼之地,怕是用上一天,就会全让北周人杀光。

与其派卫所兵去,还不如告诉剑北关的左大将军,做好杀身成仁的打算吧。

卢丞相等卫晋安无话可说后,才又对辛焯劝道:“殿下所说甚是,不过现在调集卫所兵有些晚了,没有两三个月,各处卫所兵无法抵达剑北关。殿下看这样可不可以,朝廷先调一万御林军支援边关,然后等殿下登基后,在民间另行招募良善子弟入军,这样即可保证皇宫的安稳,又能不误了边关军情。”

孙喜在辛焯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下面众人没人能听到孙喜说得是什么,只有卢丞相听到一点。

辛焯在孙喜的劝说下,终于点头道:“那就如老丞相所议,找金朋义调集一万将士,不过本宫要指派带军的人选,这个还望老丞相不要同本宫讨价还价。”

肖华飞隐隐感到一丝不妙,还没等细想这种不安的感觉来自何处,就听辛焯说道:“肖卿是先帝留给本宫的福将,数次为朝廷与先帝出生入死,可谓立功不小。今天正好朝中重臣均在,本宫昨天下午已接到冯都尉告老的折子,念在老都尉年老功高,又身有重伤。本宫没和各位商量,便准了冯都尉的辞呈。”

卢丞相向前几步想要说话,却被孙喜挡在了前面,卢丞相刚要发怒,就听辛焯语气转冷问道:“老丞相能否听本宫说完?列位臣公方才吵嘴,动手时,本宫可曾叫人打断,不让众卿畅所欲言?”

卢丞相心中一惊,连忙行礼道:“老臣刚才年纪大了,脚下不稳,要不是孙喜公公上前扶着,老臣怕是就摔倒了。”

辛焯对卢丞相劝慰一句后,继续说道:“肖卿华飞,于国有功,无需累诉。皇爷爷曾教导本宫,为君者有功不赏,则失臣心。今本宫就封肖卿为影龙卫指挥使一职,赐爵姚安男,荫其正妻为六口诰命。肖卿除了要监察刑部的罚罪银一事外,还要带领一万御林军去支援剑北关。”

卢丞相此时已退回原本的位置,对于辛焯的任命,并没有出言反对,就像所说之事与他无关一样。

这是辛焯成为皇储后的第一道谕旨,虽然任性了些,但众人还真不好不给辛焯面子,况且只是封了,肖华飞一个县男的爵位罢了。

这种虚名,听着好听,但用处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