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图穷

肖华飞看金朋义嘴角已流下口水,顿时心生羡慕,于是也把身子往人堆里靠了靠。

国库的事与影龙卫无关,肖华飞也打算找个辛焯看不到的地方,眯上一会。

他实在太累了!

这不是肖华飞不分轻重,任谁二天二夜没合眼,还要指挥大军与齐王作战,到城外去找皇储,就算铁打的身子也该到了极限。

孙喜已将地上的碎茶盏收拾干净,又再次退回到辛焯身后。

辛焯强忍着心中的恼怒,面无表情的继续听着归尚书废话。

本以为归尚书该说够了,谁想他又从袖中抽出三本奏疏,一本一本的摊开,先从关外说到关内,又从江南跳到北彊。

辛焯多少有些理解皇爷爷为什么不喜欢上朝了,本来朝会时就该一事一议,现在只商量如何为先帝出殡。

可归尚书却像回家诉苦的怨妇一般,

把户部近几年的那些难处,一股脑的倒了出来。

辛焯不像其他人那样听得昏昏欲睡,反而被气得越发精神,想要骂人的话,好像随时能脱口而出。

终于归尚书合上了最后一本奏疏,向着辛焯施礼道:“工部昨日还找臣讨要先帝修陵的欠银,此事不是老臣不管,而是账上实在没银子拔给工部,此事如何解决,还望殿下与丞相大人明示。”

辛焯觉得嗓子有些发干,语气酸楚的问道:“先帝梓宫不日便要启奠归陵,不知户部欠了工部多少银子?”

归尚书低头不语。

工部尚书林思辨出列道:“先帝陵寝始修于重熙十六年,期间偶有几年停工,不过在工部全体同僚的不懈努力下,整体上还是跟上了修建的进度。先帝陵寝严格按我朝帝陵规制,劈山而建,其山势虎踞龙盘,实在天下罕见的风水宝地,地宫深入山腹四十余丈,光是开凿甬道便用去快十年,加上地宫整体由汉白玉打造,通体雪白,前后征发民夫二十余万,半点没有偷工减料。山上又移载有深山巨柏,共计九九八十一棵,每一棵移载的花费耗银十二万两,足以福佑我大晋江山万年......”

林思辨又是一番长篇大论,卖力证明着工部可没有白花国库的银子。

眼看着殿中所有人全要快睡着,辛焯无奈打断林思辨的话,“有劳林尚书为国分忧,等本宫来日再好好奖赏林爱卿的辛劳。”

林思辨要的也就是这句话,当下打住,欠身行礼道:“臣为先帝分忧,不敢言及劳苦。一切皆有赖先帝与殿下的圣德,才能让工部将先帝的陵寝按时完工,不过户部还欠着供货商贾的货银,迟迟不肯给付,这就有些伤及朝廷与先帝颜面,还望殿下责承户部,将一百八十万两欠银,尽快拨付。如此先帝方可安眠在陵寝,殿下与臣等也能安心。”

辛焯年纪尚小,有时却很要面子,他不知道寻常百姓家里,有没有因办丧事欠银子的,可是他觉得皇家的葬礼,倒真不该欠外人的银子。

否则皇家的颜面何存,皇爷爷会不会托梦骂他不孝?

可银子的事,还是要户部想办法才是,于是辛焯对归志勉开口道:“不知归尚书...”

归尚书见辛焯又找到他头上,不好对辛焯发火,于是对着林思辨发起火来,“林尚书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吧!你们工部花钱向来大手大脚惯了,天天只知道伸手要银子,难道不知道,户部的银子是从哪来的吗?那是天下百姓从嘴里省的,从地缝里扣出来的,银子,银子,老子没银子!你看老夫身上的肉值多少银子,你全割了去卖掉吧!”

林思辨抬手擦掉脸上的吐沫星子,无奈的冲归尚书一摊手,“归尚书你难,可本官就不难吗,这天下谁不难?本官府外堆满了商贾们搭好的帐篷,他们就吃住在本官的府门前,天天逼着本官给他们给账,就算过年也没让本官安生一天,我不冲你要银子,找谁去要?”

林思辨说完,似乎无意的看了眼辛焯,弄得辛焯一脸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