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不问苍生

皇帝听着卢丞相的贺喜之词,见他并没有打算劝谏,就知道自己猜对了,看来没有叫六部大臣一起来十分明智,那几个肱骨大臣里,还真有几个刺头,他也不愿意招惹。

真到时僵在那里都下不来台,还真不能把大臣们都杀了,那样他就会变的很忙,没有时间修仙求长生。

重熙皇帝笑着说道:“卢先生坐吧,就咱们师生二人时不必拘礼。朕还是拿先生当自己人的,不过现在有一点小麻烦,需要先生帮朕出出主意。”

屁股还没粘座的丞相大人,马上又低头,回道:“老臣久沐陛下大恩,若是有事,还请陛下吩咐。”

“呵呵,那个修高楼还缺些许巨木,工部估算从南海那边砍伐加上运回宫里,可能需要五十万两银子。”

卢丞相沉默着听到这里后,真的有些开始想念先帝,他这大晋裱糊匠当的属实太累。

不过重熙皇帝没想现在就把自己老师,真的逼去见先皇,他顿了顿说道:“内侍监那面今年上半内帑能收到三十万两,不日便可入宫,不过这剩下的二十万两么”

卢丞相已经不记得今日进到宫里后,在心中叹了几回气,他只想早早回家,喝点酒灌醉自己,反正明天皇帝也不上朝,大家都得过且过吧。

“启禀陛下,老臣前日将吏部的奏折转到宫里,不知陛下是否朱批。”

重熙皇帝心中有一丝羞愧,他至少七八日没看过奏折,但又转眼间坚定起来,若是修得长生,就是看个千八百年又如何,到时再振兴祖宗基业易如反掌。

“先生有话就直说吧,朕每天日理万机,难免有所疏漏。”

卢丞相本想让皇帝自己领会其中的门道,他多少还是有些爱惜羽毛,不过见皇帝根本不上套,只好硬着头皮背起卖官换钱这口黑锅。

“吏部上奏,距上次地方官员“外察”已经五年有余,年初又因东蛮犯边战事吃紧,不便有太大的动作。如今大晋已国泰民安,是时候处理那些无为、不谨、有疾、才弱的地方文武官吏。至于多出的空缺,为地方安稳计,就对有心报效朝廷的贤德之士赐以官职,陛下看可好?”

重熙皇帝听到后,眼前一亮,果然是自己的老师啊,这主意想的妙,既不会引起京中官员的反弹,又能多出一批官帽子拿换钱。

“先生不愧为我大晋的中流抵柱,时刻为朝廷着想。那朕就允丞相所奏,整肃地方吏制,招募贤才。着吏部,御史台参核地方五品以下文武官吏,若有贤才朕会派内侍监亲自前往招募,到时吏部下发任命文书便可。”

听到皇帝的话,卢丞相心中想,这个学生为了搞银子修仙,是打算彻底不要脸了,纳捐银都要亲自派人去收,看来吏部那边想在中间掏点银子会很难。

不过事不关己,他也不想再操那个心,卢丞相跪下领旨,在皇帝的再一次嘉许后,离宫而去。

卢丞相离开真仙殿后,重熙帝吩咐孙福,待吏部梳理出罢黜名单后,把名单留中不发,然后快马加鞭派宫里人去出缺的地方纳捐,千万不可以让吏部有机会抢先安排后补官员。

不过在最后,重熙帝也还算没昏聩到底,还是吩咐孙福,一县或一地的正印官员不可出售,待最后由吏部评选后统一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