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猛人迪门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1132 字 2022-10-04

冯双礼对左良玉挂帅没意见,他也知道他资历浅,这个帅印不可能落到他头上。

黄得功倒是有一些想法,他对这场战争的理解比较粗浅,以为双方的战争将止于陆地上。

陆上实力弘光朝对郑芝龙等人的军队有着压倒性的优势。在黄得功看来,这次南征闽粤轻而易举。要是南征闽粤他能挂帅,自然是无限风光的事情。

然而黄得功忽略了弘光朝在海上并不占优势,而大海,则是闽王军的生命线。

闽王军的军饷取之于海,闽王军的武器原料、粮食也需要通过海上贸易线转运。

失去制海权,闽王军不说不复存在,实力大损是在所难免的。闽王军是弘光朝的顶梁柱,也是朱琳泽手中的王牌,要是这张牌丢了弘光朝距离覆灭也就不远了。

黄得功心里虽然有点小意见,不过对主帅的人选也还能接受,至少朱琳泽没有任命冯双礼为主帅。

朱琳泽不经奏报就地处决了刘良佐,黄得功对朱琳泽也留了个心眼。

目下他投身于闽王麾下实是无奈之举,除了闽王掌权的弘光朝,无人能供养得起的他的军队。

北方的满清倒是有这个能力,不过黄得功基本的廉耻之心还是有的,不会像刘泽清一样数典忘祖,屈身投奴。

黄得功心里清楚闽王之所以留着他,愿意开出优厚条件带他北伐,究其根源还是闽王军人数太过稀少。假以时日闽王军人数渐渐充裕,他黄得功对闽王也就没了价值,那面落得个兔死狗哼的下场。

左良玉的兵虽然比他强不了多少,但人家好歹是闽王的岳丈,有这一层关系在,闽王不大可能对左良玉父子下死手。

他黄得功可就不一样了,比之左良玉他和闽王无姻亲之关系,比之高杰,他不曾像高杰一般昔日拥立之时迅速站队,北伐和闽王军一起打过硬仗,和闽王有过命的交情。

闽王今日处置文臣,难保后面会继续对武臣下手。他黄得功的未来应当何去何从?

交代完南征闽粤之琐事,朱琳泽让左良玉和黄得功回营整顿兵马,等粮草到位之后就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