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造炮【四更】

回到南明当王爷 鱼窝 1103 字 2022-10-04

“你们其他人还有什么要说的吗?但说无妨,若是说的好,本王重重有赏。”

观察了这么久就摸出这点门道,朱琳泽对这些炮匠的表现有些失望,早知道问韩赞周要几个内务府的炮匠了。

“王爷,小人有话要说。”一名瘦小的炮匠畏畏缩缩地站了出来将一张纸递给朱琳泽。

朱琳泽结果纸认真地看了起来,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令人给这名炮匠赐座。

“你叫什么名字?”朱琳泽询问这名炮匠的姓名。

“小人姓庞,因是炮匠,且排行老三,故而叫庞三炮。”那炮匠说道。

“庞三炮,这名字倒好记,本王记住你了。你且跟本王和你的这些同伴们说说你的发现。”朱琳泽点点头。

得到朱琳泽的肯定,庞三炮便有了些许信心,他开口说道:“小的仔细比较了西洋火炮和大明火炮的差距,其一,西洋火炮之结构较之大明火炮更为合理,其中的不同之处小人已经画在纸上。

其二,西洋相同口径的火炮,无论是炮径还是炮管长度,相差甚小。

其三,炮身各部都以口径为标准,成一定比例制造。”

朱琳泽笑了笑,垂询道:“这些都是你自己悟出来的?”

虽然这个时代无论是东方和西方都没办法实现火炮的标准化,但西方火炮在标准化方面做的要比东方好。

这时期西方在数学领域突飞猛进,西洋火炮的设计和制造已经融入的一定的数理知识。而东方则还是更侧重于工匠的制造经验,制造出来的火炮自然是良莠不齐。

正德十二年大明同葡萄牙人作战时首次遇见对方的佛郎机炮,到了三年后的嘉靖三年,就能够成功仿制出第一批佛郎机。

天启元年大明购入30门红夷大炮,到了崇祯三年二月至八月半年的时间就能仿制出四百余门。

说明大明朝并不排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恰恰相反,大明朝不仅热衷于学,还学习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