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 再一次军需繁荣与孩子们

而公民兵旗队多达十一个。

另有一支独立的海军部队。

这支兵力近万人的军队理论上留里克挥之即来,他们听命于国王本人,也是他们掌握着罗斯的开战权。

要维持这样庞大的军队,仅仅是维持费用之于现在的王国就是耗资巨大,好在罗斯真正消耗国帑的常备军规模更小。最广大的公民兵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自备,恰恰王国的各级市场可以满足士兵的五花八门需求。

他们是士兵更是生产者,他们背后的家庭是农民、是渔民、是猎人,更是从事五花八门手工作坊的人。恰是因为国王对这些公民兵投入的少,为了在战场上保命,在和平时期他们才会花费大价钱制备自己的武装与后勤物资。毕竟只有人活着才能把钱挣到手。

诺夫哥罗德的繁荣景象真是令奥拉芬、波姆等人大开眼界。

怎么看这座城的都有比新罗斯堡更多的人口,整个环境酷似普斯科夫,来来往往的人也是诺斯语、斯拉夫语混着说。两族的关系明显非常和谐,想来这就是本地有着大量混血人的的原因吧?

普斯科夫丹麦小社区的三十户人家享有选择权,他们可以直接住在诺夫哥罗德成为普通人立刻享受“现代生活”,也可在未来跟着奥拉芬去卢班斯湖盯着贵族的名号去筚路蓝缕。

出于很现实的考虑,有的人家果断就在本城落户,全家人的名字也就在书吏的笔下登记造册了,并在身份一栏上标注为“商人”。

只要有一次经历,现在的他们就已经知晓了普斯科夫诺夫哥罗德的内陆贸易线,把诺夫哥罗德的好产品运到苦哈哈的普斯科夫,当地的克里维奇人村民定要打出大量农产品来换,罢了自己再把当地收购的皮革运到诺夫哥罗德,单纯来做二道贩子就能两头赚钱,天下就是有这样的好事。

波姆就是这么想的,至于自己还能再做远途贸易多少年月,是知道呢?

至少家人们该享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儿子长大可以继续做商人跑贸易,女儿长大了就近嫁出去,这样家族能在诺夫哥罗德找一个靠山。

奥拉芬和他的几个老伙计们虽然心动,再考虑到罗斯王对于自己的册封,乃至在卢班斯湖当伯爵的发展前景更大。

至少那是一个伯爵!没有钱财可以去挣,被罗斯王承认的贵族爵位可是钱买不来的。

这些人或是定居或是客居在诺夫哥罗德城里,奥拉芬支流何时离开由他们自己决定。

留里克的心思已不再那些随行旅人身上。

跟来作为质子的所有瑟隆人男孩,他们的父亲都是留里克封的博雅尔,他们自己也会在未来继承爵位。孩子们在抵达终点后,就在本城被留里克送到信得过的寄养家庭。

白树庄园的民众是构成这座大城的主体,民众们可是不傻,当他们获悉这些小男孩都是未来的下级贵族,巴不得与贵族攀关系的人们在争相哄抢寄样权。

这些人打得什么如意算盘?留里克与总督梅德韦特一清二楚。

小男孩会在本城接受全套教育,他们会“罗斯化”,未来回到故乡想必也是心向罗斯。即便他们是闻所未闻的瑟隆人,那也是罗斯王亲封的一票小贵族,其地盘据说是夹在里加与波洛茨克中间,总之并非远在天边的人们。

把男孩当儿子养,把自家的女儿许配去,最好当两人到了十二岁就按照斯拉夫传统举行婚礼将关系彻底坐实。如此白树庄园的一个普通家庭,摇身一变也有了贵族背景。

这是留里克很乐意看到了,想来那些瑟隆人未来会因此成为罗斯的拥趸,相当于王室势力在西德维纳河下游、这片一段时间内缺乏直接管控能力区域安插了触角。

在所有的小孩中一对兄妹最为重要。

维特尼斯与科斯蒂斯,他们是瑟隆人首领的一对孙辈。

八岁的维特尼斯将成为下一代的瑟隆伯爵,他未来的妻子可从罗斯女孩中挑选。

六岁的科斯蒂斯可以嫁给一位罗斯系贵族。

如此大大小小的瑟隆人势力都与罗斯建立了血缘联系。

不过留里克不会将这对兄弟寄养在一般的家庭,反正王室的孩子们极多,再多一对年幼兄妹并无不妥。

现在,留里克就是这对兄妹的养父,斯维特兰娜就是他们的养母。

年逾古稀的奥托也就多了一对孙辈。

但罗斯王室的人口还在增加,且将继续增加。

王后斯维特兰娜的肚子已经太大了,当罗斯冬季南征之际它已显怀,而今半年时间过去,稍稍一算预产期,怎么算都要在春耕前后孩子呱呱坠地,那会是嫡系的第二位王子亦或是一位公主。

不过留里克也不会限于此。

四月份的翻浆季已经不远,它过后就是春耕,紧接着就是罗斯远征。

留里克算着日子,当自己亲率大军介入法兰克内战,最快也得是夏至日前后了。这个时期已经不早却也不算晚。

什么叫做“四月的公牛”?留里克的这一绰号不是开玩笑,人人都知道自己的大王可以驾驭得了那十八位妻妾,而今归来的大王不施展能力就怪了。

留里克还不至于如此急躁,斯维特兰娜才是正妻,现在好好陪她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