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涂改,科举不能用。”某个夫子鄙夷的道。

“哪怕现在开始强制推动炭笔,三年之内,用毛笔写卷面也比炭笔占便宜。”另一夫子道。科举谁落榜谁成功是掌握在考官的手中,考官再公正无私定然也会有个人喜好,研究考官喜欢的文体,喜欢的书法的数不胜数,遇到喜欢颜体的考官写了柳体,很有可能就落榜了,而书法严重缺乏美感,与毛笔书法差距甚大的炭笔书法在短期内绝不可能入了从小写毛笔字的考官的眼睛,文彩再好,因为用错了笔被贬落,那真是倒霉透了。

“日常用炭笔,关键时刻用毛笔也是不行的。”某个夫子淡淡的道,书法之道,在于每日勤练,若是平常用执笔方式完全不同的炭笔写字,这毛笔书法定然是荒废了。练习正经场合没人用的炭笔书法更是愚蠢的可笑。

“幼童练字也不会用炭笔。”一个夫子看着前方在沙盘上练字的稚童们。炭笔写错了修改容易,所以适合幼童练字?开什么玩笑,炭笔不要钱啊,纸张不要钱啊!哪家学堂这么有钱,让幼童在纸上乱画?不会写字的幼童当然是先在成本几乎是零的沙盘上练字,有了基础后才在纸上练习了。这炭笔给幼童启蒙的作用也乏善可陈。

……

刺史府中,笑笑严格监督着弟弟哲哲练字。

“我家不许用炭笔。”笑笑道。哲哲看笑笑,这是要抵触伟大的格物道的新生事物,站在了顽固守旧的一面,自绝于人民?

“唉。整个丹阳的贵胄谁都不会用炭笔的。”笑笑道,书法是人的脸面,贵胄子弟谁不是有一手好字,想要成为人上人就要苦练毛笔字,书写方式迥异的炭笔碰都不能碰。

哲哲斜眼看笑笑,举手:“圣上没有一手好字!”

笑笑斜眼看哲哲,一掌打在了他的脑袋上:“现在知道为什么圣上可以没有一手好字了吗?”

……

炭笔像一股浪潮,很快的销声匿迹。

胡雪亭很是叹息,再好的东西在错误的时间产生也不会有市场。她回想着另一个时空,要不是造纸术更加的完善,纸张质量更好,而华夏又被西方人踩在脚底,以为西方的什么东西都是好的,自家的传统一切都是要推翻的,这铅笔在华夏的传播哪里会这么容易。

“哦,容易,容易,也花了五六十年。”胡雪亭苦笑,1840年后进入的华夏的铅笔,在1900年后才被人广泛接受,又过了二三十年才有了第一家制笔厂。

在大越朝没了“西方高级物品”的buff加成,有几人愿意改变书写方式,使用容易修改的炭笔石墨铅笔?

“慢慢来,急不得。”胡雪亭对自己道。

“先要搞定了军工。”差点被杨広制作的新式武器吊打的经历惨痛无比,必须亡羊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