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承平数十年,人口越来越多,不去江南都不成了。”中年人笑,否则,朝廷为何要设立淮南道,为何要东迁洛阳。关中已经没有了发展的余地,只有南下。

青年人摇头,想要提早在江南布局,也可以去江宁啊,起码有高大的城墙。

中年人笑:“江宁和中原又有何区别?”所有的利益早已瓜分完毕,后来者插针都欠奉。同在长江以南,丹阳确实没有江宁大,甚至连城墙都没有,可是,却没有固有的大势力。

“而且,丹阳很有大兴的可能。”中年人皱眉,有些吃不准。

道路好,交通好,卫生好,治安好,人人会说洛阳话,这许多条件加在一起,整个大随好像真的只有洛阳能比,下雨后,洛阳还未必能比得上丹阳。这样的城市,为何就不能成为江南的货物转运中心呢?但这个推测太巨大,没人敢打包票。开个小铺子,看看将来局势会怎么走,对商号来说,几乎没有损失,何乐而不为?

……

胡雪亭看着丹阳的街头人来人往,一个个店铺开张,忙着从马车上卸货,放声大笑:“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石介皱眉看她,少吹两句会死啊。

“你到底要折腾什么?”石介很不明白,每天被人骂千二百次了,笑眯眯的不当回事,那是气量大,唾面自干。但是辛辛苦苦跑老远收购高级用纸,卖给写奏章骂她的淮南道官员,说没圈套都没人信。但石介怎么都想不通是为了什么。

“宣传啊!”胡雪亭道,想要发展丹阳,少不了人口和商业,但是,大随朝谁知道丹阳啊?江南小角落的小县城,别说普通人了,只怕洛阳的官员们都没几个知道。

想要让大家知道丹阳,来丹阳,自然必须靠广告和炒作了。

“什么是最好的广告?”胡雪亭严肃无比,当然是抓住所有人眼前的新闻。在大随朝,还有比一个小县令和淮南道行军总管互怼更大的新闻吗?

“流量为王!”胡雪亭教导石介,有人关注,就有机会,这是超前了1400年的知识,今天免费教了你,不谢。

每天一千二百本奏折,足以让洛阳所有官员痛骂,让洛阳所有百姓知道丹阳。

在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官老爷互怼出丑的过程当中,自然会激发无聊的百姓们自发的挖丹阳的根底当话题,什么“江南小洛阳”,“随地大小便罚款3文钱”,“不说洛阳话就罚款”等等匪夷所思的事情,就会不断地扩散,不断地讨论和传播,直到半个大随朝的人都知道,进一步让一些有识之士产生了到丹阳看一看的决心。

“和张镇周互相奏折弹劾,从一开始,我就立于不败之地。”胡雪亭笑,对官员来说,找一些鸡皮蒜毛的事情弹劾算个毛啊,不论是张镇周还是她,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实际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