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徐宁玉面带微笑地一一回答了,最后说道:“我的业余爱好是写作,曾经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文章,出版了两本。”

是的,这就是徐宁玉愿意接受采访的原因,他要给自己的打个软广告!金陵出版社没有联系他加印,首印十万册估计还没有卖完,徐宁玉觉得肯定是没有做推广的原因。他有点担心销量不好,影响他的下一本书出版,正好有这个机会,他决定亲自上阵推销。

两位记者齐齐精神一振:竟然还是能够出版的小作家!这个时代能出版作品还是很了不起的。

魏校长已经让人去了图书馆,把徐宁玉出版的两本书,还有之前发表了作品的报刊杂志都拿了过来。徐宁玉收到样书之后,给学校捐了几本,这会儿派上了用场。

两位作者翻看了书,看到作者确实是“徐宁玉”三个字,马上来了精神。何鹏再看看这个孩子嫩嫩的小脸,就觉得这么天才的少年配上这样一张脸,放到报纸上肯定能吸引到不少目光,忍不住举起了相机:“能不能麻烦徐宁玉同学配合我拍几张照片?”

徐宁玉眨眨眼,站起来把两本书抱到胸前,露出书名,对着镜头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他心里想着,不知道两份报纸的销量怎么样,他都亲自做广告了,应该会有家长看了报纸之后,给自己孩子买几本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5-1523:27:55~2020-05-1623:30:4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可日天可日地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吃吃吃20瓶;不哭4瓶;爱吃水果的猫、山私我寄几1瓶;

第70章 鼓动

两声响亮清脆的“咔嚓”声过后,少年笑容灿烂怀抱书籍的模样印在了胶卷上。

何鹏透过镜头,觉得这画面太棒了,担心拍得不成功,情不自禁多按了一次快门。虽然暂时还看不到照片,他觉得这小孩笑容自然,肯定上相。总编家里也有小孩,看到这么优秀长得还好看的孩子,指不定连稿子带照片都能采用呢。

于是何鹏心情很好地对徐宁玉说:“回头照片洗出来了我给你寄几张。”

不管这个记者是不是客套,徐宁玉都乖巧地道谢:“谢谢大哥哥,就是我手里没有多余的书了,下回我去新华书店买几本我的书送给你呀,你可以给你的弟弟妹妹看。我写的是小孩子的故事,真得很有意思。”

要是大人这么自夸,听的人肯定只想在心里翻白眼,但出自小孩子的口,只会让人觉得可爱。何鹏就被徐宁玉萌到了,马上笑着说:“谢谢你徐同学,没事的,我可以自己去买,新华书店离我家很近的。我侄女才上小学,我刚才翻了翻你的书,我觉得她肯定会喜欢看。”

很好,成功推销出去一本。

徐宁玉跟在魏校长旁边,把两位年轻记者送出学校。魏校长笑容满面地感叹:“咱们学校建校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记者来采访,徐宁玉同学真是给学校争光了。”这回他们学校在全市教育系统里都出名了。魏校长表情无比慈爱地鼓励了他一番,徐宁玉乖乖听了,才转身回教室。

一扭头,李磊不知从哪里蹦了出来:“你要上电视了吗?”他好奇地朝记者离开的方向张望几眼。

老师来教室找徐宁玉的时候,只说有记者要采访,李磊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家里电视机只能收到五六个台,中央一套最清晰,节目也最好看,家里大多数时候都调到这个频道,所以李磊一听到记者,第一个念头就是小玉要上电视啦!

如果徐宁玉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觉得他也太敢想了,就是自己高考考了全市第一名也上不了央视呀。即便这会儿,他也有些无语:“是报社的记者,人家都没带摄像机,怎么会上电视。”

能上报纸也是件大喜事了,李磊还是很开心:“是什么报纸啊?你有问是哪一期登吗?到时候我去报亭多买几份。”

“人家就是来采访一下,登不登还不一定呢。”徐宁玉觉得这种小新闻能在最后一版有个豆腐块就不错了,没抱什么希望。

李磊对小玉盲目自信,放学后特意骑车去矿门口的报亭,让人家老板给他留意《安平早报》和《淮水矿工报》,要是登了徐宁玉的新闻,他全部买下来。怕老板不用心,他还忍痛留下两块钱定金,这可是他一周的零花钱啊。

报纸暂时没登,表彰大会先开了。周一升旗仪式之后,魏校长发表了讲话,接着请徐建兵作为优秀学生家长上台讲一讲自己平时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徐建兵已经把讲话稿背得滚瓜烂熟,表情严肃地上台去说了一通,总结起来就是他儿子自己聪明,他根本没怎么管。虽然是实情,可听起来真气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