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嘉华点点头,撤下了外面的招聘牌。

事实证明,校嘉华眼光不错。谭大姐对外热情周到,对内谦虚不拿乔,很快融入集体,工作得心应手。

她放下心,不再盯着供销社,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五星制皂厂。

.

忙活近一周,首批一千块改良版的花果香皂,终于赶在元宵节前三天,正式出厂了。

铺上柜台,淡雅的肥皂香萦满供销社,处处彰显着新气息。

这些香皂不仅好闻好用,由于是本地生产,物料、人工、交通等成本都很低,比之前从外省进的香皂便宜许多。

校嘉华进行简短培训,把植物皂的优点传达给社员,让她们全力主推。

然而,一上午过去了,无论大家怎么卖力,逢人就介绍,销量依然是零。

“好是好,不过我用洋碱、皂角也行……”

“这价格,便宜是便宜,就怕质量也打折……”

——校嘉华问了几个顾客,大都如此反馈。

“社长,怎么办啊?”

于小莲和谭大姐很担忧,徐采购也有些动摇,只有钱玉珠暗地幸灾乐祸。

校嘉华没说话。

她拿起刀,剥开一盒香皂,一刀砍了下去。

“社长!”社员们慌乱,好好的,不至于拿货品发泄吧。

校嘉华很快把香皂切成花瓣状的薄片,分别用纸包好。

她解释:“这些是试用装,既然顾客对使用效果存疑,咱们就随购赠送!”

“买东西,送香皂”的头条,经过谭桂香的夸大,很快传满全镇。

有便宜不占,跟吃亏有什么两样!

如是,工人们下了班,尤其女同志,纷纷涌向了供销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