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他还带回了现代,而且前段时间还卖出去了。

所以现在面前这两把折扇是怎么回事?

虽然不排除那位大佬又重新画了一副一模一样的扇面。

可是这是因为一模一样,所以才奇怪。

名家所出,他不可能让自己手下的作品有两件一模一样的作品。

再退一万步,就算那位名家特别喜欢瞿秋离找他定制的那把折扇,想要重新再绘制一幅,也不可能每朵花绽放的角度都一样吧?

瞿秋离突然间想起,他曾经去拜访那位名家大佬,提出要求想要一把折扇,那大佬答应他之后,他就离开了,过了几天才去拿了这把折扇。

所以现在很有可能是那几天中出了什么岔子?

世界意识不可能出差错,所以他带回来的那一把不可能是假的,那就只能是面前的折扇是仿品。

这就有点为难了。

瞿秋离静下心来,拿出自己的专业素养,十分认真仔细的鉴别。

首先他就排除了自己曾经在假山上拿下来的那一把折扇。

那把折扇确实做的十分逼真,放到古玩市场应该能忽悠不少玩家了。

再看另外一把折扇。

无论是绘制的桃花扇面还是题的诗词,全都足以以假乱真。

就连那位名家大佬作画写字时的小癖好都模仿到了精髓。

瞿秋离突然间想起一个人。

那个人是那位名家大佬的书童。

那书童家境贫寒,自幼卖身给了那位名家大佬,那位大佬也心善,教他们写字绘画。

所以后来那书童家中出了急事需要用钱,那书童便开始仿制那位大佬的作品,偷摸拿出去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