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而被新帝选来补充空缺职位的除了按年限资历提拔朝中原有的文武, 很大一半来自原襄亲王麾下嫡系和靖难之战中军功显赫之人。如今的朝堂也因此分为三大派, 各派之间互相猜疑,你看不惯我出身寒门、投机取巧, 我看不惯你做派老套、规矩太多,因此明争暗斗不断。

荣安亲王谢伯恩正是靖难一派之首, 新帝登基后,谢伯恩借年事已高,身体多病为由辞去皇帝恩赐的职务,只带着少许随从回到藩地养老。

他手下的军队一半解散一半归了朝廷, 几员大将有同他一样解甲归田的, 也有被派去州府驻守的, 只有少数留在京中任职,这其中最为显赫的便是镇国公宋仝。而宋仝手下,首当其冲便是定南侯李聿恂,其次是另外两个获封伯爵的将军。

朝廷守旧派之首便是平西王陈明楷,嘉平帝在位时他便手握大权,掌兵十万,镇守颍州,实力强过一般藩王。若非他率军归顺,燕夷吾也不会这般顺利登上皇位。因此新帝登基之后,破例封陈明楷为平西王,任五军大都督,统领京师五万近卫军,同时封太傅衔。

也就是说身为武将的宋仝和李聿恂在官职和名义上其实都归陈明楷下辖管理,不论是爵位还是实权,陈明楷双手在握,可谓是权倾朝野。

蓝璎听了这些甚是不解,甄晚凝也有些疑惑,她想起前世死后看到靖难之师攻入皇宫时的情形,那时的陈明楷明明很受挫,几乎无人将他放在眼里。

甄晚凝道:“不过是一名降将,陈明楷怎会如此受皇上器重?”

宋仝和李聿恂相互望了一眼,两人眼色都很复杂。

宋仝道:“陈明楷不是降将,早在我们攻下寿州时,他就已经暗中起义,投靠了当时的襄亲王也就是当今的陛下。”

李聿恂也道:“所以严格来说平西王既是嘉平帝一朝旧臣,也是当今陛下最信赖的嫡系。”

蓝璎震惊,脑子里飞快地转着,如果除去不在京师的荣安亲王谢伯恩,朝堂上三大派系之首其实说到底就是平西王陈明楷和镇国公宋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