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殷家攀上了自己才在帝都中名声显赫,真要说起来,绝对比不上杜尚书家的,最起码杜家人识时务,杜尚书深的大凤帝的信任,沈慎也没有理由让夏瑜换人,夏瑜就是在敬着你,大凤帝给儿子相看媳妇,有你沈慎什么事?

殷氏气闷,愚蠢的人有时候想法手段也愚不可及,她心里藏着大志向,不能容忍杜家分薄了她的‘利益’,于是她想了个蠢透顶的主意,她要让杜小娘子婚前失仪,哪怕是捕风捉影,杜小娘子也再无问鼎中宫的机会。

殷氏借着沈慎的生辰宴,杜家都来贺寿的当口,实行了这个愚蠢的计划。

实施计划之前她得定下男主角,你找一个贩夫走卒那谁也不会信,好好地皇后不当,尚书家的小娘子去和这种人搞在一起,不识字的老太太都不带信的。

殷氏最起码得找个面目俊秀的草包出来,不是草包也不会答应她这个计划。然后就能传出杜小娘子和人有私情的闲话来,皇后能让这种人当吗?

她找到了娘家三哥的儿子,殷家如今在凤国发展的很好,加上联姻沈慎,一家子更加水涨船高,人口一多,心思难免也杂,殷老三就是个没多大本事人。

殷家其他人都有实职,只有殷老三眼高手低,放在哪个位置上都转不开,就留在家里照看一些田地商铺。

古往今来,当官的肯定比在地里刨食的人来的矜贵,殷老三当了全家的后勤,他还得看着兄弟们放假天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聊公事,完全把他给忽略了,他心里就憋着一口气。

其实殷老三读书识字,断不至于一个小吏都某不到,可他颇有些好高骛远的毛病,在凤国当差,一般都要从小官小吏干起,然后一级级提拔,外部空降一个官员的情况下也有,那属于非常态。

殷家其他人也是这样的,独独殷老三,觉得当小吏对不起他的满腹才华,所以那时候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六部大员,也得每天上朝办公,请假也得提前,一个小吏,一天几十上百件事要找你,你不在就要同僚帮你做,谁耐烦天天给你加班,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呢。

然后考核的时候殷老三小吏的职位都没保住,而且档案上还记了一笔,接着再想谋事就没人愿意要他了。

自己脚踏实地的不愿意,妄想一飞冲天,就只能靠想的,等到凤国建制完备,像他这种人还想挤进官员系统就更加难上加难了,每年翰林院里都有多少学生在修书?这可都是预备官员,所以他只能回家当后勤。

偏偏清竹在凤国颁布了私有财产的法令,朝廷承认个人拥有自己的工作所得,父母子女皆不能夺取。

大梁过来的人一开始还秉承家族制,那就是不分家的话家里的孩子们都没资格拥有私产,殷家一开始也是团在一起住的,出去打工赚的钱自然归到大家长手里。清竹的法令是颁布了,你们不愿意自己名下有财产,那也由得你,朝廷不会跳出来替你们分家。

这就是给家里闹了矛盾的,或者有心跳出大家族的人家划分出一个标准来,你家不闹,哪怕一家子的钱全给一个人花,也没人会来问你们。

其实清竹这一手十分阴险,朝廷都在鼓励私产了,碍于亲情面子的人一开始自然不会强硬的表示我的钱就是我的钱,一般来讲未婚前不管男女,都不会和家里闹什么矛盾。

问题就是结婚后,小家庭和大家庭之间势必存在矛盾,加上还有些长辈糊涂,喜欢拿出息子孙的钱财补贴没出息的子孙,在大梁的时候遇到这种事吃亏的子孙只能忍着,因为有孝道压制,在凤国,朝廷都鼓励私产,奉养老人是应该的,我特么干嘛要为不长进的兄弟奉献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