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那个时候只有耶律加央一个人读书,白天学的东西晚上使劲记,他师父第二天又考,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大楚的随侍要么是厨子,要么是织娘,本就学识浅显,教了读书认字之后恐怕也教不了别的了。

能读书认字就好,容姝还记得有句话叫做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等第一届学生毕业了,就能当老师了。

乌迩勉强建起了个小书院,负责的人是桑吉,除了耶律加央,桑吉大楚话说的最好,现在商队逐渐成形,也用不到他做什么。

这是容姝带来的改变。

不过还是有人觉得读书没用。

种地春种秋收,过五六个月就能收获粮食,虽说玉米豆子产量好,好歹看见东西了,再拿放牧,晒盐来说,累是累,可能看见牲畜长大,盐田里的盐变多,就是上山转半天还能捡几个野果子吃。

可读书有什么用呢。

背几句诗又不能当饭吃,尤其分班考试之后,有的孩子成绩不好,去了小班,大人就带着孩子来退学了。

桑吉面色发苦,“王妃,退学的有几百个,属下怕再过几天,学的稍微好一些的也来退学。”

书院才开了一年,连束脩都不收,怕是要关门了。

容姝皱了皱眉:“冬日又没事,不上学也是在家里窝着,他们去做什么啊。”

桑吉道:“现在家家都会漏粉,纺线织布,在家里应该是忙活这些事吧。”

粉条都是从百姓家里收的,分到的银钱也会分下去,从前乌迩人家里不存钱,毕竟在乌迩都是以物易物,缺什么去别家换,连个集市都没有,哪里用得着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