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各方势力搏弈

最后协商结果是,起义军的武装船只不允许在汉口江面上停泊,但渡口码头可以使用,这就方便了汉口起义军的增兵调动,弹药和后勤保障。

有了这个结果,陈天华认为己属不易,这口气只能憋在心头,以他现在的力量,无法跟帝国主义列强们比拚硬扛。

当然了,这个结果并非真正是伊恩个人斡旋的功劳,他只是顺水推了一把而已,而真正的‘顺水’,是帝国主义列强们的本国利益和对华策略。

西方各国,都非常不喜欢清朝这个泱泱大国,发生什么革命与大变革,让这个东方古国与民族强大起来,因为他们对唯唯诺诺的清政府奴役惯了。

当今清政府,早已是列强们手上洗顺了的一副牌,虽说已经腐朽不堪,但是却容易掌握、把控,本国利益都能得到保障,当然不希望一个代表新思想的强硬政权上台。

尽管陈天华为代表的武汉军政府,宣称承认之前西方各国在华权利,但是,革命,对于一个现存利益的拥有者,一个对所在国主权的入侵者,即使现在矛头不指,谁能保证以后不指?全面掌握政权之后还不指?

况且,陈天华是个什么样的人,恐怕东西方列强们对他研究透了,他是个十分强悍的奇人、伟人,总让人惶惶不安,始终感觉到一种巨大、潜在的威胁。

但从长远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旧势力、旧体系总是要被新兴力量所砸碎,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谁也阻挡不了的。

西方列强们,那些精明的政治家们,他们这点是心知肚明,所以,他们从长计议,谨慎地选择观望姿态,暂时性的中立,决不轻易去得罪陈天华。

具体策略是:旧政权我会声援,或适当保护,新政权我暂不出手,留有余地,等到事态明朗了,我好站出来说话,总之,一切都是为了本国利益。

这就是西方列强,目前对待武汉起事的外交基本法则。

这场外交风波总算是这样过去了,目前三道桥那边,起义军和张彪的清军还在对峙中,铁良的第一军陆续到达,分别驻扎在祁家湾和滠口一带,军司令部设在孝感,但都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