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斗智卖乖

又过了约摸一柱香的功夫,酒樽里的酒都喝上好几樽,经陈天华脑中反复推敲,也觉得回忆得没什么疏漏。

他放下酒樽,走到书案前,提笔准备沾墨书写出来看。

这时,一直在门缝里偷窥的鸾蓉,见陈天华放下酒樽走向书案,知道他已胸有成诗了,于是,她轻轻推门进去,“将军,蓉儿来给你研墨。”

“好…”

陈天华非常严肃,他提笔在书案的一张宣纸上、沾墨书写了起来。

鸾蓉在一旁研墨,一边密切关注,眸光闪烁,渐渐露出一种柔色。

陈天华洒脱执笔,悬手一气呵成,笔法苍劲,力透欲飞,虽称不上书法,但他的一手行草颇有心得。

鸾蓉一直在盯着看,有些迫不及待的惊喜感。

只不过她更注重内容,忽视了笔法如何,因为她最感兴趣的是诗词的内涵与意境,而并非表面形式。

当陈天华默抄完、宋代陈与义的《临江仙》之后,搁笔停下,移步到酒案边上。

他抬手将樽口酒一口闷了,长长舒了口气。

玛的,这抄袭别人的,终不是君子之为,再怎么装腔作势,但还是有些心虚。

好在这是前人作品,这个陈与义不算太有名,时下应该无人知晓。

鸾蓉则摊开那张大号宣纸,看着令她激动的诗词,默默念着,眼眸闪烁异彩,涌起了无限遐思。

“……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江中。”

看完了诗,再望了一眼厢房里的酒壶和酒樽,遥想到坊前的长江水,情景交融,顿时给她一种强烈的冲击。

她对这次端午节夺魁的信心,更提升了一筹。

过了片刻,鸾蓉回过神来,对着陈天华的背影询问道:“将军,唱这首歌诗,可得有名字?”

“歌诗的名字?”

他想了一想,灵机一动便说道:“就叫它《端午寻情》”

“端午寻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