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南征开疆 第135章 声东击南

唐枭 海风儿 1613 字 2022-09-30

“进夺荆州足矣,多了反而画蛇添足。”赵一斗说道。

韦扶风点头认可,道:“大军抽调集结涪州之后东去,自万州折返向西去往大足兵府,抵达驻守,调大足武备精锐之军向西南进发,自戎州渡过大江,迂回向东走过泸州,渡过赤水河,堵住来犯播州军的后路。”

赵一斗点头道:“此策可行,就算播州军不来,也能够当成一次军演。”

韦扶风点头,心知赵一斗认为播州军,进袭渝州的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没有内奸勾结颠覆,播州军主动进袭的可能性很小,一是播州军力少于川南军,二是播州杨氏也是四面皆敌,需要留守重兵。

叛逆勾结之事,韦扶风没有告诉赵一斗,以免引起人心动荡和泄密。

为什么告诉张文成,为了彰显他的节度使威权,赵一斗统领重兵,说了易让赵一斗误解。

川南节度使的军令抵达渝州,信使名义上自潭州而来,渝州都督府发出了调军令。

一时间,知道了节度使大人夺取潭州之后,打算继续进取潭州以南州域,也有说是要集结重兵夺取荆州。

渝州大足县城,东城区,韦扶风秘密居住一座宅院,他自涪州而来,准备亲自率领三万军力出征。

大足兵府指挥使王泽秘密进见,立刻去做大军开拔的准备,以及调整防御,为其它接手防御的军力分配防区,王泽依然留守大足县。

节度使军令下达,打破了川南平静的局面。

渝州有一万军力开拔,泾南兵府的一万军力开拔,蜀南兵府的五千军力开拔,镇守涪州的四万军力,有三万开拔向东而去。

川南军制是屯田兵,无战时,近半军力是农夫,有战时集结征发。

节度使的集结军令,造成川南的动荡气氛,入军出征的需要与家人告别。

李成刚所在的泾南兵府,被抽走一万军力,还剩了一万军力。

留下的兵府军力需要继续种田,城池只能两千军力镇守,其它的继续做农夫。

川南军的主要敌人是东川军和凤翔军,大江之北的防御不能空虚。

节度使抽调大江以南的镇守军力东征,符合川南面临的战略局势。

半月后,韦扶风率领三万精锐军力,抵达戎州蜀南县。

大军驻扎蜀南县,韦扶风召集所有兵马使亮相,但没有说率军要做什么。

黑神垭(娄山关),位于播州遵义县与桐梓县的交界,沟通巴蜀与黔中道的重要关口,黔北的咽喉天险,兵家必争之地。

杨端,太原人,乾符三年(876)应募南下,其时播州有僚人族反叛,引南诏军力入侵播州占据。

杨端响应大唐朝廷招募,率领七姓联军,与泸州罗氏一起夺回了播州。

罗氏原本是播州之主,统治播州百年,南诏入侵播州占据,播州之主的罗太旺逃去了泸州罗氏。

杨端率军收复播州之后,成为播州刺史,罗氏居辅,联军七姓也获得了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