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与薛公论商

薛居正摇摇头满是无奈。

朱秀笑道:“广和铺子的糖果点心用料考究,食材新鲜,开封作坊有一百余人,每日制售,保证货品从出产到售卖不会超过三日。

如今正值盛夏,生产周期还会缩短,保证每一份卖到客人手里的果子点心足够新鲜。

再算上产品研发、原材成本、住税、人工开支,一间专门售卖果子点心的广和铺子,成本是同类商铺的三至五倍,所以商品售价也要稍高一些。

广和糖基本以中高端产品为主,每月初一十五,还会拿出剩余料材,制作一些较为便宜的果子点心出售。

不论任何一种产品,广和铺子都能保证做到同类里的最优,这才是广和糖大受欢迎的根本原因”

薛居正听得一愣一愣,许多词汇都觉得十分新鲜,串联在一起竟然有些听不懂。

他是正经科举出身,又常年担任刑律官,对于如何经商做生意一窍不通。

“定远侯对于广和商汇的经营状况倒是了如指掌,想来是做过一番深入研究?”薛居正惊讶道。

“呵呵,广和商汇的大东主吴大签也是泾州人,与我有旧。”朱秀笑道。

“原来如此。”薛居正恍然,倒也立马反应过来,这广和商汇和朱秀的关系只怕不简单。

薛居正又道:“听闻定远侯主政泾州时就曾大力发展商贸往来,看来对商贾持乐观支持的态度。

薛某想请教,如果朝廷鼓励营商,且经商获利又比耕田多,岂不是鼓励百姓弃农从商,事事以利争先?

长此以往,恐有田亩荒芜,农粮减产的危险?

社稷以农为本,农事不盛,国家不稳,鼓励商贸岂不与社稷根本背道而驰?”

朱秀笑道:“薛公问得好,如何平衡商业与农业的发展和关系,的确是治国理政的重中之重。

总的说来,手工商业受限于生产技术的落后,行业规模上限较低,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以扩增人力来提高生产。

而农业技术的落后同样使得耕种所需要的人力数量庞大,这就需要从朝廷层面出手控制,避免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情况出现。

调控要以平衡为主,既不能打击商贾积极性,也不能放纵商贾无限制发展。

商贾趋利乃是天性,无可避免,为了获利,如果不加以约束,必将不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