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君臣诀别

毕竟是熬过三朝八位皇帝的幸运儿,天下大事都是他的亲身经历,随便一句经验之谈,就足够让人回味半生。

冯道笑眯眯地道:“此等军国大事,官家不应该单听老臣一家之言,郭枢密执掌军机,佐理天下军务,又是我朝第一名帅,官家何不征询他的意见?”

刘承祐笑得不太自然,目光看向郭威,略带不情愿地道:“不知郭枢密如何看?”

郭威跨前一步,朝冯道微微颔首致意,又双手握住笏板躬身揖礼:

“启禀官家,臣赞同老太师之言。

此次契丹异动,臣以为辽帝耶律阮有两大意图。

其一,试探我朝河北防线的虚实,为后续是战是和做战略规划。

其二,辽国上层政权不稳,辽帝耶律阮,与耶律德光第三子耶律天德、同族伯父耶律刘哥、驸马萧翰之间,围绕帝位之争依然矛盾重重,争执不休,双方敌意颇深,难以化解。

耶律阮陈兵幽蓟,或许是为调集大军防备耶律天德等人做借口,同时也为了转移契丹贵族之间的注意力,缓和内部皇权之争。

当然,正如老太师之言,不排除耶律阮有挥兵南下的可能,所以朝廷必须要做好万全准备,稳固河北防线,尽快清剿流窜于深州地界的契丹兵,不给敌人任何可趁之机!

如此一来,我军坚壁清野,坐看契丹人内斗,不管幽蓟局势如何混乱,我军岿然不动,立于不败之地!”

郭威沉稳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上空,所有朝臣听在耳朵里,犹如吃了一剂定心丸,担惊受怕的心安稳了许多。

一片赞叹之声响起,无数崇敬的目光投向郭威。

郭枢密,当真是我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啊!

郭威说完,谦逊地拱拱手,退回到自己的位子站好,依然垂目肃立。

史弘肇偷偷朝他竖起大拇指,郭威淡淡地笑了笑。

其实他心里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如果契丹人再度陷入皇权之争的动乱,而汉军一边做好万全准备的话,未尝不可先发制人,一举攻入幽蓟之地,将契丹人逐出蓟县以北。

要是筹划得当,一战而收复幽云十六州也不是不可能!

郭威暗暗攥紧拳头,幽云十六州啊,河北和中原百姓刻骨铭心的伤痛!

可惜如此宏大的计划,必须要得到朝廷的全力支持。

可官家又怎么会允许他再立下这般宏伟的功业?

他已是功高震主的处境,深受官家忌惮,非到不得已之时,恐怕官家甚至不想让他出现在朝堂上。

郭威心中苦笑,还涌出些许酸涩,他终究只是臣子,再有抱负再有能力,许多事情也由不得自己做主。

郭威的话不啻于金石之言,引起群臣广泛议论和附和。

刘承祐面挂微笑,眼底却有可怕的阴寒。

在这种军国大事上,郭威的表现总能令人由衷地感到敬佩和信服。

可越是如此,刘承祐越是忌惮和嫉妒,由妒生恨,也就越发痛恨郭威。

可是在国家面临存亡危急的时刻,又只有郭威能肩挑重担,稳定朝局人心。

刘承祐一面对郭威严防死守,一面又不得不倚重他,这种矛盾的心态,让他深感无力又惶惶不安。

“郭枢密果然是老成谋国之言!”

国舅李业站出来大声地附和,朝郭威深躬揖礼,情绪似乎显得很激动。

郭威愣了愣,和史弘肇杨邠相视一眼。

今日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李业这厮竟然也会表态赞同郭威的话?

这家伙平时怼天怼地,恨不得郭威每说一个字就要回怼一句。

今日这是怎么了?

李业郑重其事地拱手道:“河北危局,唯有郭枢密才能应对!臣请官家即刻派郭枢密前往河北主持大局!”

“郭枢密威名赫赫,往河北一杵,就能吓得契丹人哭爹喊娘地滚回松州老家去!”肉贩子出身的聂文进,说话也是这般粗浅直白。

“臣附议!”郭允明和后赞也表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