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父子论势

可以预见的是,麻将界将再添一位重量级爱好者....

郭威捋须想了想,“赵匡胤就算了,把张永德和魏仁浦叫来。魏酸儒近来也在琢磨此物,刚好叫来一块研究。”

柴荣听出几分话外之音,皱眉道:“可是父亲觉得赵匡胤....”

郭威凝目道:“我收到风声,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有可能调任龙武军都指挥使。”

柴荣愣了愣,疑惑道:“龙武军乃禁军中的上等番号军,兵马有三万之多,拱卫皇城以北,一直由官家亲信吴虔裕担任,怎会突然调赵弘殷....”

柴荣说话声戛然而止,睁大眼睛,喃喃道:“莫非是官家有意拉拢赵弘殷?”

郭威冷笑道:“不错!官家让聂文进私底下拜会过赵弘殷,只要赵弘殷点头,就能升任龙武军都指挥使。

官家手下可靠的亲信大将不多,赵弘殷虽然年迈,但去年入乾州与蜀军作战,依然骁勇如壮年。

赵弘殷对官家向来恭敬,也从不插足官家和顾命大臣之间的斗争,在官家看来,是一个值得拉拢之人。

吴虔裕是官家亲信大将,此人曾经随我前往关中平叛,担任我大军行营都监,也算有勇有谋。

史弘肇传信,说是吴虔裕有可能外调担任郑州节度使,他一走,龙武军需要一个可靠之人统领。”

柴荣紧锁眉头:“父亲的意思,赵弘殷如果答应升任龙武军都指挥使,就代表着赵家彻底投向官家和李业一伙,不再值得信任?”

“倒也不至于。”郭威双手叉合,面带淡笑,“赵弘殷老成持重,颇有几分城府,依为父看,在局势没有明朗之前,他是不会轻易选边站。

就算他答应调任龙武军,也不代表他会与我为敌。

只是如今朝堂派系对立严重,赵家态度不明,赵匡胤暂时不适合出入司徒府,你们之间也要减少往来。”

柴荣默默点头:“父亲的意思孩儿明白了,孩儿会与赵元朗保持距离,家中事务,也不会透露给他。”

郭威拍拍他的肩膀:“赵匡胤已经调任内殿直班虞候,成了宫廷禁卫,不再是你的部下。”

“可是父亲,孩儿相信赵匡胤绝非背信弃义之人!”柴荣正色道,“即便如今他入宫当了官家禁卫,看似与我们越走越远,但兄弟情义尚在,他也绝不会追随李业等人与我们为敌!”

郭威慈爱地望着他,犹如看到了二十年前的自己,也是一样的雄姿英发,一样的重义信诺。

“大郎勿急,为父也认为,赵匡胤与李业等奸佞不是同路之人。”郭威斟酌话语,“但时移世易,人心易变,这也是常有之事。”

“毕竟相比较起来,投靠官家才是一条看似正确的光明之路,这也是李业等人最大的倚仗,也是为何许多人才明知道李业、聂文进、郭允明之辈不过是一群窃据高位的鼠辈,但还是愿意主动投效,为其效力。”

柴荣沉着脸道:“因为他们得官家宠信,不投靠他们,仕途就难以走得顺畅。而官家需要借助李业等人,与顾命大臣争权。对抗天子非人臣所为,所以他们没得选,只能捏着鼻子认贼作父!”

郭威抚掌哈哈大笑:“我儿看得透彻!正是这个道理!”

“可是父亲,李业等人无才无德却把持国家的钱粮吏治司法大权,如今又想插手军务,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如此下去,国将不国!究竟何时才能洗净污秽,还天下臣民一个朗朗青天?”

柴荣双手握拳满脸愤恨不甘。

郭威捋须摇头道:“在官家看来,李业等人如何胡作非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官家要扫清自己皇权路上的绊脚石,真正做到乾纲独断,所以才会倚重李业等奸人!

可治国理政,平定天下,绝不是靠玩弄权柄,争权夺利就能做到的。李耳曾言‘治大国,若烹小鲜’,官家想要亲政掌权并无过错,但他不应该操之过急,更不能迫害忠良,否则必将激起大变!博弈之道,绝非打打杀杀这么简单!

这江山,远非他所见到的那般稳固啊!

这些道理乃为君之人应该懂得,但可惜咱们的官家并不懂,也没有耐心去学....”

柴荣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从郭威略带忧愁的神情里觉察到一丝端倪,关切道:“父亲可是听到近来朝中又有什么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