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顺水人情

向训一脸不好意思地道:“文才啊,按理说东线周军在你的统帅下节节获胜,形势一片大好,明年展开新攻势,东线周军必将承担进兵紫金山、攻打江宁的重任,这淮南道节度使,应该由你来当才对......

老哥我在京兆待的好端端的,也不知为何,陛下就紧急调我到淮南主持战局....

此事,我事先的确不知情,你可千万不要误会!”

朱秀爽朗一笑:“向老哥切莫多虑,陛下命你主持淮南战局,是对你的信任和重用,这是好事,兄弟我也替你高兴!”

向训搓着手,试探道:“你该不会在心里记恨老哥半道杀出,抢了你的功劳吧?”

“哈哈在向老哥心里,小弟就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

向训嘿嘿一笑,眼底闪过狡黠。

都是带兵打仗出身的将领,谁不想在淮南大战里一显身手,为自己赢得累累名声和荣誉。

到目前为止,淮南战事总体进展顺利,特别在东线,朱秀主持下,除了楚州一场变故,其他各处都是顺风顺水。

明年将会对南唐发动新的攻势,向训此时来接替朱秀的位子,在外人看来难免有摘桃子的嫌疑。

向训自然也想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淮南大战里来,可他也不想因此而得罪朱秀。

朱秀笑着宽慰道:“向老哥尽管放心,既是陛下旨意,小弟自当遵从!况且两年不曾回开封,家里的闺女小子,只怕都不记得我了,也是时候歇口气,回去探望妻小。

淮南战事和镇淮军子弟,就全托付给向老哥了!”

朱秀起身,郑重揖礼。

向训反而有些手足无措,赶忙起身搀扶住他:“朱兄弟放心,老哥一定不会辱没镇淮军威名,不负陛下重托!”

朱秀如此诚恳,向训心中感激又钦佩。

即便换做他自己,在连战连捷的情况下,陛下突然换帅,心里肯定会不痛快。

朱秀却能痛痛快快交权,这份胸襟当真没话说,此后也有利于向训接手军权。

曹翰低声道:“其实,若非楚州三千唐军一事被朝廷知晓,许多御史言官上书弹劾,江宁那边也是一片谴责之声,陛下也不至于紧急召回朱郡公。”

向训也苦笑道:“三千俘虏被杀在朝中引发不小争议,陛下也是顾全大局,担心因此激起江南百姓抵抗之心,对将来渡江南下不利。”

曹翰摇摇头惋惜道:“说实话,朱郡公此事做得有些不妥,那三千降卒不要也罢,只不过把三千颗人头送往江宁,这就有些耸人听闻了。”

二人看着面色平澹挂笑的朱秀,心里齐齐冒出一个念头:这家伙胸襟是有的,但复仇时的手段也着实狠辣。

杀三千唐军和十一个周军将领以告慰史匡威在天之灵,消息传到开封,引起轩然大波。

拍手称快者有之,叱责其凶残暴虐者有之,争论声相持不下。

曹翰和向训总结下来就是,这是一个极其可怕的家伙,与他为友,总好过与他为敌!

柴荣也是为平息舆论,同时避免过度刺激江南臣民,才紧急召回朱秀。

朱秀笑道:“除州整军一事,陛下可有臭骂我一顿?”

向训道:“陛下得知六合、天长驻军发现疑似敌军踪迹却不派人详细打探,十分生气,称赞你处置果决,及时稳定军心,整肃军纪,否则长此以往,日后定要酿出大祸!”

曹翰笑道:“高平之战后,陛下对军纪法令尤其看重,处置那十一个玩忽职守之人,朝廷上虽有微词,但陛下极力支持,朱郡公无需担心。”

“那就好。”朱秀点点头。

沉吟片刻,朱秀拱手道:“两位兄长,除却正常的军务交接外,小弟这里还有两件绝密要务,要拜托两位兄长代为执行!

如果事情顺利,淮南战事进展将会再向前迈进一步,也能给江宁朝廷造成极大麻烦,令其自顾不暇,让我军有机会在淮南彻底站稳脚跟!”

二人相视惊奇,向训忙道:“朱兄弟直说便是,我二人口风向来严禁,绝不会透露半个字!”

朱秀沉声道:“第一件事,我已经派遣武德司密探潜入寿春城中,与清淮军兵马都知郑冲取得联系,经过多番游说,此人答应充作我军内应!

通过郑冲,我得知,如今困守寿春的清淮军里,关于是战是降的争论日趋激烈,主降派以刘仁瞻的小儿子刘崇谏为首!

如果能和刘崇谏取得联系,允诺在其投降后保全刘家,说不定能坚定刘崇谏投降之心,助我军早日攻克寿春!”

曹翰和向训相视大喜,若果真如此,早日拔出寿春这颗钉子,西线周军全面占领寿州指日可待,也就不用像如今这样,面临林仁肇凶勐反扑。

曹翰疑惑道:“此事武德司并未上报朝廷,陛下也不知啊?”

朱秀笑道:“曹兄见谅,事关机密,是我下令暂时封锁消息的。本来想着,等联络好郑冲和刘崇谏,定下起事时间,再通过武德司密奏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