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好学上进马仁瑀

朱秀微微一笑,马仁瑀不愧有名将之姿,除州大捷在别人看来只会为之拍手称快,他却着眼战事本身,发现其中端倪。

“其实,皇甫晖、姚凤早已做出应对,收拢沿线唐兵,强迁方圆数十里百姓进入清流关,难道不是他们的对敌之法?”朱秀笑道。

马仁瑀疑惑道:“我军攻关,二将身为除州守将,仅仅做出这些应对,只怕远远不够!”

朱秀啜了口茶,“可是在皇甫晖、姚凤看来,有这些举措,应付我这个军伍新人,已经完全足够了!”

马仁瑀若有所思:“朱副帅是说,二将骄傲自大,有轻敌之嫌!”

朱秀点点头,“不错!如果你了解皇甫晖为人,就会知道,他哪里是轻敌,他是根本瞧不起我!我朱秀空有名声而无战功,之前又一直以文章诗词博取名头,唐军将领很自然的认为我是文人领兵,狗屁不通!

而除州二将里,自然是以皇甫晖为主。只要拿捏住了皇甫晖狂妄轻敌的毛病,很容易就能制定出相应的战术。”

马仁瑀恍然大悟,“原来朱副帅早在进军之前,就派人调查过除州主将的性格为人,真正做到知己知彼!

二将轻敌,朱副帅便以弱示人,故意在清流关前叫阵数日,其实暗中派人打探四周长空山上的小路,再经过几次夜里虚假攻关试探动静,找准时机出其不意,一举攻破险关!

之后二次伏击,假扮唐军赚开除州城,则是水到渠成之事!

清流关一破,唐军六神无主,只能被朱副帅牵着鼻子走!

此番连环计,虚实结合,叫人真假难辨,当真是精妙得很呐!”

马仁瑀满脸钦佩,看向朱秀的眼神里充满崇敬。

真正琢磨透彻除州大捷背后的较量,才会明白这场大胜绝对不是侥幸偶然,而是一次次智谋和人心的较量。

朱秀澹澹一笑,端起茶盏慢条斯理地品茗,一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高深感。

在马仁瑀心里,朱秀的形象瞬间又拔高了几分,那叫一个神秘、强大、伟岸。

朱秀稍稍一瞥,见马仁瑀两眼崇拜冒光,心里乐不可支。

皇甫晖和姚凤的能力为人,从史书上就能得窥全貌。

特别是皇甫晖,有两个致命缺点,无赖和傲慢。

无赖令他在南唐军中名声并不好,也不受将士拥戴。

傲慢则让他付出小命作为代价。

在原本的历史进程里,赵匡胤取得涡口大捷后,再度领兵攻打除州。

皇甫晖在明知周军战力强悍,赵匡胤勇勐的情况下,还敢出清流关与敌军野战,使得赵匡胤有机会抄长空山小路绕到清流关后,前后夹击大败唐军。

这足以说明,皇甫晖不服老、总以为自己还是当年纵横魏博三镇的悍将。

赵匡胤这种无名小卒,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换成朱秀领军来攻,更是名声不显,还是个文士,皇甫晖就更加不会放在心上。

受刘彦贞兵败正阳影响,皇甫晖这一次倒是没有贸然出击,本想固守城关,可怎么也没想到,周军会连夜走陡峭艰险的长空山小径,绕到关后来攻。

更不会想到,周军里有史向文这般的绝世勐人,杀得唐军彻底胆寒。

之后的下坳口半道伏击,假借唐军名义赚开除州城,则是一日之内发生的事,也是清流关被破后的连锁反应。

当时的姚凤早已慌乱心神,加之畏惧皇甫晖凶名,才让朱秀捡了便宜。

这其中的确有巧合,但更多的,则是朱秀死死拿捏住皇甫晖的性格弱点,做出的一次奇巧战术配合。

灵感则是来源于原本历史上属于赵匡胤的除州大捷。

摸着赵大过河,自然无往不利。

只不过,前世赵匡胤踩着皇甫晖和姚凤成就赫赫威名,这一世,朱秀半路截胡,成就一番战场传奇,威名大震江南。

往后,恐怕不会再有哪个敌军将领,把朱秀当成个初出茅庐的战场新人,认为他文人领兵无所作为。

谁还敢说,耍笔杆子的就不会耍心眼玩手段,指挥枪杆子杀人?

除州大捷就用实事告诉他们,世上当真有文武全才之人。

马仁瑀趁机又抛出几个问题,都是关于淮南战事的,有些还涉及到今后周军的战略布局,事关机密。

朱秀毫无保留,与他畅谈直到傍晚。

翌日一早,朱秀辞别赵匡胤、赵普、窦仪等人,和韩令坤领两万兵马离开除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