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陶谷偷鸡

虽说是二将无能违背皇命在先,但这种公开处决,明正典刑还是给予文武百官极大震慑。

朱秀摩挲下巴,仔细想了想。

或许是因为早已料定二人下场,他个人对这件事倒是感触不大。

不过朝武感受可就不一样了。

柴荣用一场奇迹般的大胜,和七十二颗将帅人头,向天下人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

连巡察地方这种美差,都被陶谷这种官场老油子干成了玩命的活,可想而知如今朝中的风气的确为之一清。

柴荣用铁血手腕和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告诉所有人,有才有德肯干事之人就能升上高位,无才无德又偷奸耍滑之徒,要么主动请辞滚蛋,要么就丢官掉脑袋。

大周这艘巨舰,要的是上下一心,全速前进,朝着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迈进,谁敢掉链子拖后腿,只有死路一条。

朱秀端起茶盏抿了口,笑道:“如此说来,陶公刚刚回京,事务繁杂,却不知怎么有空到访?”

陶谷讪笑道:“听闻朱县公喜得千金,特来祝贺!”

陶谷袖口滑出一张礼单,双手奉上。

“哎呀,陶公真是太客气啦!待小女满月时,还请陶公务必赏脸,来喝杯薄酒!”

朱秀假意推辞一番,很自然地把礼单收下,略瞟一眼,陶谷这份心意可着实不轻。

看来这家伙巡察齐鲁八州,辛苦归辛苦,油水也没白捞。

朱秀笑道:“陶公,你我是自己人,这里也没有外人,有什么事还是直说吧!”

陶谷搓着手嘿嘿笑,低声道:“陶某确有一事,想跟朱县公打听!听闻陛下有意,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建言献策,不知可有此事?”

朱秀眉梢轻扬,不动声色:“不错,确有此事!”

陶谷来了精神,忙问:“传闻朱县公就是主评人选?”

朱秀澹澹道:“只是其中之一。此次公开征集良策,也算是对五品以上京官一次大考,由中书、门下牵头,六部参与,共同审阅,择其中上佳者,交由陛下过目。”

陶谷眼巴巴地道:“不知陛下可安排了具体题目?文章方向该如何选择?”

朱秀羊装不悦道:“陶公,你如此问可就不妥了!此事还未发明诏,诸多官员还未知晓。

按照陛下的意思,是要找时间汇集所有五品以上京官,当场出题写作,而后封名上交,严格程度甚于科举殿试!

你追问太多可不妥,我若说了,岂不是有失公允?”

陶谷睁大眼,眼珠子轱辘辘转悠。

朱秀的话他算是听明白了,题目确实已经有了,但不能明说,否则就坏了规矩,是要犯错误的!

陶谷忙轻轻打了下嘴巴:“是老朽一时湖涂,说错话,万望朱县公莫要计较!”

朱秀澹澹嗯了声,端起茶盏轻啜。

陶谷也还算聪明,绞尽脑汁想了想,低声道:“不久前,朱县公一篇论煌煌之功的锦绣文章震动京畿,而陛下又在此时要召集重臣建言献策,想来应该跟朱县公这篇文章有关?”

朱秀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陶谷盯紧朱秀,观察他的面部表情,暗暗窃喜,觉得自己猜中了。

苦思冥想了一阵,陶谷眼前一亮,低声道:“陛下志在一统,莫非是要让重臣们各抒己见,商定攻伐天下之策?”

朱秀放下茶盏,陶谷眼巴巴地望着他。

“陶公啊,朝廷用兵,目的是为江山一统,那么就该有个大致的用兵方向,到底是先打北方对付契丹人和北汉,还是先打南方消灭唐国?又或是西进讨后蜀孟昶?你有什么想法?”朱秀笑问道。

陶谷大喜,当即明白自己猜的不错,他日朝廷用兵,攻伐南北,就是皇帝大考命题之一!

陶谷沉思起来,其实他并不擅长军略,但依据对各地风土习俗的认识,还是能说出一二。

“老朽觉得,如果将来朝廷出兵,不该先打契丹,契丹北汉为一体,故而北汉也不能碰,或是南下攻取淮南,或是西进征讨后蜀,二择其一!”

陶谷小心翼翼看着朱秀:“老朽一番拙见,还请朱县公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