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真是欠扁

“冲远兄曾说,忠义侯乃是天下难得一见的年轻才俊,不管是四书五经亦或者君子六艺都有涉猎。”

“而且编撰了两部名为《杨氏启蒙学》和《杨氏算学》的着作,虽然老夫略有耳闻,却一直无缘见识一番。”

“刚刚冲远兄还说忠义侯的着作不错,若忠义侯今日有暇,咱们相互探讨一番如何,老夫也可对你的不足之处进行指点和提携,也不枉你今日与老夫一见……”

司马才章神情倨然,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彷佛能指点杨帆的书那就是给了天大的面子,更是杨帆一生最大的福气。

这番话直接让杨帆愣住了!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这老家伙不去做销售真有些可惜了!

看着如斗鸡一般的老头,杨帆有些诧异的看向孔颖达。

有些好奇素有大儒之称的孔颖达怎会同这等盛气凌人的家伙相交莫逆?

虽然说儒家的精髓乃是有容乃大、尽显中庸之道,但孔颖达与如此自负的家伙相交难道不觉得膈应么?

面对杨帆诧异的目光,孔颖达也显得略有尴尬。

司马才章的才学是母庸置疑,虽不说是当世第一人,但其涉猎甚广,而且都有独到的见解。

所以房玄龄才刻意举荐他参与到《五经》的撰写队伍里来。

《五经》的撰写小组中,除了孔颖达和颜师古的名气能够压制住司马才章一头,其他人在司马才章面前都要执晚辈之礼。

只是司马才章醉心于功名,他恃才傲物的脾性与官场格格不入,所以导致郁郁不得志。

长期以往,便形成了孤傲的性格,令寻常人难以成为其朋友。

否则,以司马才章在隋朝就已经是博士的称号,绝对不会止于一个不入流的国子监教授。

不过,司马才章如此不知好歹针对杨帆,让孔颖达脸色有些难看。

对于面前这位看似人畜无害、持之以礼的忠义侯,孔颖达可见识过他的厉害。

这位候爷的脾性,那可是如同干材遇到火,一点火星就着。

即使是面对亲王,这小子撸起胳膊就打……

那些朝中重臣和王侯贵族,惹恼了他的哪个又有什么好下场的?

断胳膊断腿的可不在少数!

当初在望月楼,许敬宗父子想找这位侯爷的麻烦,却被这位侯爷如面团一般揉捏。

事到如今许敬宗父子都不敢参加士林中的各种聚会,名声更是一落千丈!

如今这位老友居然敢在杨帆面前倚老卖老,甚至想找存在感,简直就是自取其辱。

但司马才章毕竟是自己的老友,孔颖达又不能不管,只能干咳一声出言维护:

“忠义侯怕是有所不知,才章兄正与我等一起编撰《五经》,如今已经接近尾声,只需陛下审验,用不了几年便可在国子监中作为学子的读物教材,《五经》编撰过程才章兄给予了极大的助力……”

孔颖达赶紧挑司马才章好的方面进行评价。

确实,能够参与编撰《五经》,不仅是对司马才章才学的肯定,更是文人的一种无上的荣耀。

孔颖达的言下之意便是,他的这位老友虽然有些恃才傲物,但还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

对于孔颖达的故意维护,杨帆并没有生气,孔颖达能够这么对自己解释,也是一种尊重。

若是面对其他人,孔颖达哪需要解释这么多,要知道孔颖达可是连李二陛下都敢甩脸的人。

杨帆微微颔首,点头示意:“原来司马教授有如此才能,在下佩服,晚辈孤陋寡闻让孔老见笑了!以后有时间定当登门拜访向其求教。”

这番话,杨帆把自己放到了很低的位置,等于是给了孔颖达面子。

意思是说,我不会跟你这位傲娇的老友争个高下,甚至没完没了!

闻听此话,孔颖达捻须微笑,欣慰的点了点头。

谁说杨帆这家伙是个棒槌来着,如今一见,简直就是个八面玲珑的小子。

不仅懂得进退,更会顾及旁人的颜面,实在是太讨人喜欢了!

孔颖达了解司马才章的脾性,这老家伙自负得要命,想要让他变通根本不可能。

现在杨帆能够看在自己的面子上忍气吞声,令孔颖达很是欣慰。

当然,杨帆之所以如此给孔颖达面子,除了孔颖达是一个纯粹的大儒以外。

更主要的是想利用他的名声让新闻部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