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黯然离去

一些百姓甚至为他树碑立传,争相传颂,让他在人世间留下了慈悲尊者的美名。

也许,这就是人生,有所失必有所得!

……

看到辩机离开,韦安嗣挤出一抹讪笑:“忠义侯,既然一切都是辩机和尚惹出来的,我并不知情。”

“正所谓不知者不罪,可否让这位壮士把匕首放下,以免伤及无辜。”

韦安嗣以为杨帆没有再追究辩机和尚,自然也会给他韦家的面子。

刚刚直接被吓尿,又下跪求饶,简直丢尽了脸面,对于磕头,韦安嗣自然不想继续。

杨帆面无表情的说道:“君买,匕首先收起来,但该罚还是要罚。”

席君买了然的点了点头,收起匕首后冲着韦安嗣喝道:“小子,我劝你最好照做,赶紧磕头滚蛋。”

韦安嗣挤出来的一抹笑容顿时僵住了。

没想到自己服软还不依不侥,看来杨帆真不把他韦家放在眼里呀!

可却也让韦安嗣左右为难起来。

如果说刚才求饶算是丢掉了脸面,那么一旦磕头,那他京兆韦氏也必将成为长安勋贵的笑话。

正在此时,一众衙役气势汹汹的赶过来为他解了围。

“谁吃了豹子胆了,敢在皇家寺院门口闹事儿。”

“不仅殴打高僧,还敢殴打皇亲国戚,给老子站出来。”

“难道都想吃牢饭过年不成?那个谁,还不赶紧把韦公子给放了?”

县衙衙役收到线报,说是有人在大总持寺门口把一位和尚给打了,韦氏大公子也在其中,于是赶紧带人前来查看。

这年头,只要牵扯到朝廷世家勋贵,亦或者和尚、道士,那都是大事。

所以还没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领头之人便咋咋呼呼的一顿呼喝。

在他看来,敢惹京兆韦氏的人死定了,当然得表现表现。

只是他却见到平素趾高气昂的手下们一个两个都像是乖宝宝一样站着,并没有前去帮衬。

甚至一个心腹手下还不停的给自己挤眉弄眼,那眼皮都快眨抽筋了。

什么情况?

领头的衙役有些莫名其妙,你们这帮家伙不都喜欢这种能够搭救勋贵的活计么,怎地今天都改性了?

当他顺着手下眨眼的方向看去,便见到鹤立鸡群的杨帆,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之所以说杨帆鹤立鸡群,是因为杨帆正抱着两个粉凋玉琢的小萌娃,身后还站着几个如同仙女一般的小娘子……

“娘西匹的!这是忠义侯,咋会在这儿?这位侯爷可是个无法无天的主,难道今天的事是他引出来的?”

想到这儿,领头的衙役顿时心里一个哆嗦,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还以为是一个好差事,哪知道出门没看黄历,可不要惹到这位大绔纨。

杨帆是什么人?那可是连亲王都敢打的存在。

这哪是他一个衙役小头目敢招惹的,于是赶紧点头哈腰的表示赔罪。

心里却暗自后悔,妈的,今天这嘴怎地就没把门的。

没搞清楚状况呢,就满嘴老子老子的叫着,这位该不会发火吧?

小心的打量着杨帆脸色,并无不悦之色,这才放下心。

“原来忠义侯在此呀,小的有眼不识泰山,请你大人有大量不要计较,刚刚的话,您老人家就当是我放的一个屁……”

领头的衙役低眉顺眼的快走几步凑到杨帆跟前,有些忐忑的。

杨帆有些奇怪:“你认识我?”

领头之人赶紧回答:“小的是长安县衙的衙役,曾有幸见过侯爷一面……”

杨帆愕然,略一回想,便想通了事情原委。

去年打残扶桑使臣,确实去到过长安县衙一次。

此地乃是属于长安县城管辖,这些衙役认识自己也就理所当然……

不过说起来,还真与长安县衙有缘,两次当街打架,都是在长安县的管辖范围。

只是此事涉及到佛门、世家、公主、侯爵……

如此高的规格,长安县自然无权审理,至少必须呈报大理寺,由大理寺亲自审理。

于是杨帆问道:“是杨侗大人叫你们来的?”

领头之人恭敬的回道:“那倒不是,杨大人公务繁忙,很少插手县衙的事,有百姓来报,说皇家寺院门口发生冲突,所以……”

杨帆点了点头。

看来那位县令大人学乖了!

长安城里的冲突都是一些勋贵二代,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县令就能摆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