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会闹的孩子有奶吃

揉了揉太阳穴,李二陛下颇感为难,不知怎样才好。

别看这两个家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分不清好呆,其实事情的来龙去脉很清晰。

若是硬论谁对谁错,当然是段瓒错得更多。

毕竟,事情的起因在于段瓒上门耀武扬威,才引起了杨帆的反击,只是出手重了一些。

李二陛下不知道段瓒是抽了哪门子疯,居然以杨帆寻衅逼供其弟为由上门找碴,这不是吃饱了撑着吗?

这个桉件自己已经定性,段瓘本来就是涉桉人员之一。

这还有什么好翻桉的,难道质疑自己的判断不成?

李二陛下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一眼段志玄。

叫你不好好管教儿子,让他吃饱了撑的被世家利用,去招惹这个棒槌干嘛?

当然,若是到此为止,那肯定是段瓒的错,必须负全责。

可问题是,杨帆是能吃哑巴亏的人么?

结果呢?

这个棒槌直接把你儿子给砍了!

这个事情影响就大了。

从这方面来说,杨帆做得太过分,毕竟有什么事可以让官府来处置。

只是事情都是有因才有果,若段瓒不去招惹杨帆,又怎么会被杨帆反杀?

最后,谁都有责任,主次也都能分得清。

真正让李二陛下纠结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于他身为帝王的脸面,有些难堪。

为何这么说?

当初,杨帆利用火燧手枪在吐蕃大发神威,依靠横空出世的火器,这才灭了吐蕃一国。

李二陛下一直心心念念,也对这样的国之重器看的很重。

为了制衡杨帆那无法无天的性格,才把为数不多的火燧手枪配备到了左卫军。

李二陛下天真的以为,有了火燧手枪这种利器,不论是交到谁的手里,都会产生跟同样的威力。

而这种战斗力惊人的部队,是必须要严格的操控在自己手中的。

对于杨帆无法无天的性格,相比段瓒还是更让李二陛下放心一些。

毕竟开国功臣之后怎么也不可能造自己的反。

现在看来,这个想法确实大错特错了。

段瓒居然拿着这样的利器出去耀武扬威,这就有些过分了。

这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性格问题。

你既然与杨帆有间隙,努力的往上爬呀,在官位压住杨帆就行,去别人府门前嚣张个啥?

更主要的是带去那么多人,被杨帆这棒槌一声大喝,动都不敢动,简直是丢人。

想用这样的人来制衡杨帆,显然李二陛下看走眼了。

另一方面,杨帆明目张胆敲登闻鼓告御状,在李二陛下看来,这就是要给自己上眼药。

意思很明显!

你这个皇帝不是把我送给你的手枪拿来对付我吗?

怎么样?

将熊熊一窝,兵熊熊一个,现在您看看,有没有用?

叫你不把左卫军交给我,这就是后果。

但是李二陛下愿意打自己的脸么?

他当然不会!

所以,他想将这个难题抛给了三司会审。

“几位爱卿,依你们之见,此事该当如何处置?”李二陛下压下心头火气,看向萧瑀、李孝恭、段纶。

咱皇帝为难,你们这些臣子该到表现的时候了。

萧瑀几人有些傻眼了,愕然瞅着李二陛下。

这皇帝也不太地道了吧!

您觉得为难就把锅甩给我们?

事情不是很清楚了吗?

你直接裁定不就行了?

李二陛下反而老神在在的捋着胡须,好像没看到一般。

你们这些做臣子的不上,谁上?

叫你们来,就是来背锅的。

萧瑀也有些无语,瞅着刑部尚书李孝恭和御使大夫段纶,两人也是一脸便秘的模样。

如何处置?

不管怎么做,都会得罪人,一个是朝廷冉冉升起的新星,一个是开国国公之后。

虽然这个国公有些败落,可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复起,这可如何是好?

可是不表态又不行,皇帝在一边盯着!

没辙了,萧瑀三人一商议,打算两不得罪,说道:“段瓒无礼围堵杨帆府邸在先,并且打伤侯府护卫,而杨帆出手过重,砍伤段瓒在后,两人皆有过错,依微臣看,不如按打架斗殴论处,不若暂时革去两人职务,命其闭门思过,陛下以为如何?”

按理说,各打五十大板的做法很官方。

如此一来,既处置了此事,实则又不得罪人,简直完美!

萧瑀几人颇为自得,挑着嘴角去看李二陛下,却发现李二陛下的脸色黑如锅底,笼罩着一层黑压压的乌云,眼看着就要暴发。

这种结果,虽然看似双方不得罪,却让李二不爽了!

你们几个做老好人,置帝国的利益何在?

让杨帆担任礼部尚书,本来就有着让他打头阵的想法,这么一搞,谁来给他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