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提点

不管是古代还是以后,只要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被把住,那还不是想怎么揉就怎么揉,这就是后世漂亮国所挥舞的经济大棒。

只要大唐成为世界的唯一霸主,挥舞经济大棒便能得心应手,想要一个国家崩溃,不过是抬手之间的事。

夕阳斜照在军帐,泛起了一层金黄,李恪与杨帆两人相对而坐,气氛有些诡异。

李恪想了很多,但越想越觉得这种策略潜移默化的可怕,甚至觉得有些喉咙发干。

如果这样的策略能够用在大唐征服的每一片土地之上,以后大唐的疆土将是何其辽阔,而且不用出太多的人力物力便可让其臣服。杨帆这家伙也太妖孽了,年纪轻轻便想出如此谋国之策,简直是不敢想象。

虽然自诩文武全才,但李恪却不得不承认,自己差杨帆远矣。

震惊,敬佩,甚至带有一丝的忌惮……

此时,李恪眼中精芒闪闪,凌厉如刀,就连帐内空气似乎都凝固了几分。

杨帆却大咧咧的斜歪在椅子上,神情很是惬意,却不是因为被李恪的气势所慑,这只是他的习惯罢了。

他当然能够猜到李恪心里的内心活动,不过杨帆却并不想出言解释。

倒想看看这个历史上吹嘘得文武双全的李恪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

到底是一个真英雄,还是一个伪君子。

轻轻呷了一口茶水,滚热的茶水在口腔里翻滚几道,缓缓咽了下去,一股幽香残留在唇齿之间,让杨帆心脾气爽。

看着杨帆泰然自若的模样,悠闲的神情……令李恪猛地一惊,俊美的面庞露出来一丝愧疚,赶紧抱拳赔罪:“请忠义侯莫怪,刚刚本王着相了。”

作为他的救命恩人,杨帆想出如此为国为民之策,反倒让他嫉妒,甚至生出忌惮之心,实在不该。

杨帆暗暗点了点头,这个吴王殿下倒也心怀坦荡,算是一个可交之辈。

如果李恪敢虚情假意的掩饰,以后杨帆定然会与他划清界限。

更主要的是,李恪只是一个亲王罢了,对他造成不了什么危胁。

从目前来讲,两人并没有成为敌人的可能,因为杨帆自始至终都没有造反的念头,起码从目前来讲是没有!

于是杨帆轻笑道:“殿下言重了,不管是现在和以后,某永远对帝国尽忠。”

当然,杨帆这话也留有了余地,偷换了概念,毕竟效忠帝国与皇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本王汗颜!”听到杨帆的保证和宽容,李恪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他当然也不想失去为数不多的一个朋友,更不想树立一个可怕的敌人。

既然李恪这坦诚,作为朋友,杨帆便没有交浅言深的忌惮,原历史中这家伙的下场可不怎么好。

杨帆叹了口气:“大军现已经回去,殿下却独留了下来,岂不惹人猜忌?可想过后果?”

“愿听其详!”这突如其来的话让李恪一脸懵逼,赶紧追问。

杨帆一边示意亲卫去守住帐门,一边组织思绪道:“殿下是否有争储之心?”

如此石破天惊的话顿时让李恪大惊失色,赶紧否认:“忠义侯慎言,恪从未有过如此想法。”

虽然李世民不止一次在朝臣面前称赞过他,但李恪却从未敢想过。

储君之位乃国之重位,岂是说换就换的?

即使是李二陛下也不可能一言而定。

虽然名义上皇帝是天下之主,但朝堂势力交错,利益纠葛,特别是世家门阀众多,一旦触碰了他们的利益,绝对会受到反弹,毕竟世家都是下了大注的。

虽然看起来太子李承乾优柔寡断,但支持他的势力却也是最多的,因为名正言顺!

况且李恪不是傻子,即使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被换,排资论辈也轮不到他,毕竟还有李泰、李治这些嫡子。

所以听到杨帆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顿时吓得一脸骇然,眼神不由往外瞅了瞅,见最近的亲卫也在营房外,这才舒了一口气。

杨帆微笑不语,又给自己斟了一杯茶,轻轻呷了一口。

其实,今天同李恪谈论这个话题,是皇家大忌!

自古以来,但凡涉及皇位传承,聪明人都会躲得远远的,不会贸然去趟这趟浑水。

作为穿越者,杨帆总是会不经意的带着一丝悲天悯人的情怀。